快報記者 劉向南
為吸引消費者,淘寶網上的一些店家會雇用專門的“刷客”,以增加信譽和點擊量。去年10月,開發區居民劉女士就想通過做兼職“刷客”的方式賺錢,不曾想錢沒賺到,反被騙走了12000元錢,劉女士只好報警求助。3月2日,劉女士從負責此案的招遠警方獲悉,騙走她錢財的騙子作案地點在福州,招遠 、福州兩地警方正聯手偵破這一詐騙案件。
□案件進展
騙子團伙作案行騙地在福州 “昨天剛獲得消息,案件有了新進展 ,確定了騙子網上行騙的地點在福州。”3月3日,家住開發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說這個案件從報案到現在已經近半年時間了,本以為被騙走的錢已經無法收回,沒想到這個電話讓她和丈夫看到了轉機。“警方說他們正在與福州警方聯手偵破此案,這個團伙也不是第一次作案。”劉女士說,錢被騙走讓她很氣憤,她希望早日抓到詐騙者,防止更多人上當。
在此之前,劉女士曾經想通過當兼職“刷客”的方式賺錢。“刷客”就是淘寶網上的一些店家專門雇來點擊購買產品,隨后退貨,以賺取購買量,“刷客”本人每購買一筆可以獲得幾十元的提成。但令劉女士沒想到的是,朋友給她推薦的這一賺錢途徑,卻給她帶來了“大損失”。“支付了12000元之后仍沒有收回,我才覺察是遇上詐騙的了。”劉女士有些懊悔地講述起當時的情況。
□案件回放
朋友月賺幾千,推薦兼職“刷客” 2012年9月底的一天,劉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了一條賺錢的好途徑,那就是當兼職“刷客”。“我朋友也做過這個,一個月賺幾千元不在話下。”劉女士說,這種賺錢方式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以現在熱門的網絡購物方式為基礎,一些店家為了吸引消費者購物,會雇專門的“刷客”來購買商品,然后在短期內退貨,這樣使店家的銷售量得以飆升,既能增加自身的信譽,還能吸引更多的購買者;而充當“托兒”的“刷客”就能從中獲取幾十元的利潤,交易次數越多、交易金額越大,賺的就越多。“網上有很多正規的代刷客服,我的朋友從來沒有被騙過,沒想到讓我遇到了。”劉女士說。
一分錢沒賺到,反搭進一萬多 劉女士回憶說,她先是通過一個名為“淘寶代刷客服”的 QQ 聯系到了對方,她與對方約定好,每筆購買量為500元 ,可以賺取20 元的提成,在購買了2000多元的物品后,劉女士提出收取一部分傭金,然而對方卻以“購買量太少,店家要求再多購買”為由予以回絕 。三天之后,劉女士毫無戒備地再次支付了幾千元,對方也一直沒有支付傭金,而是繼續引誘劉女士購買,頓時劉女士覺得這是陷阱,所以提出盡快收回傭金,然而對方卻以“如果想收傭金,你自己找店家要”進行搪塞。過了幾天,當劉女士再度聯系對方時,對方已經將此QQ 號廢棄。“我們總共支付了12000元,一分都沒有收回,我們便報了案。”據劉女士的丈夫馬先生介紹,按照對方此前提供的聯系電話,他們撥打了過去,卻顯示是空號。無助之下,身在招遠做生意的他們便向當地警方報了案。
律師說法
受騙超三千就可以立案 對于劉女士遭遇的這種詐騙手段 ,記者采訪了山東信力源律師事務所的孫美琴律師,她表示,之前也遇到過咨詢類似網上詐騙的市民,但是像這種充當網上“刷客”被騙,而且被騙數額超過萬元的,屬于少數。
“電子交易的過程中,市民選擇時一定要謹慎,應當找那些正規的支付網站,這樣就能減少詐騙現象的發生。”孫律師表示 ,電子支付確認付款前一定要把程序搞清楚,確認對方的可信性,不要盲目支付。
“詐騙3000元以上是可以立案的,但是像劉女士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在支付的初期意識到受騙,盡快向警方舉報。”孫律師還建議市民在懷疑遇到詐騙時,一定要索要相關支付憑證,這可以為日后維權提供幫助。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