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觀察
30天
截至7月30日,膠州灣跨海大橋通車“滿月”。
57萬輛
據有關部門統計,通車一月,共有57萬輛車開上跨海大橋。日均車流量1.9萬輛。
800輛
到目前為止,被抓違章觀光車輛超過800多輛次。
5次
開通一個月來,受大霧天氣影響大橋先后封閉5次。
500車次
通車以來,平均每天都有500余車次在膠州灣大橋應急車道停車拍照、觀景、逗留。
■天氣影響
一個月來因霧封閉5次
據統計,截至7月30日,膠州灣大橋正式通行30天,共計車流量57萬輛,日均車流量1.9萬輛。此前相關部門預計當天免費體驗大橋的車輛將達到近5000輛,會是一個月以來最多的一天,大橋通行量也將達到開通以來的最高峰。不過,由于受天氣影響,當天體驗大橋的只有3000輛左右。
根據大橋工程信息監控中心提供的數據,7月26日紅島南收費站免費體驗車輛有173輛,青島三個收費站免費體驗車輛為2192輛,當天四個收費站的車流量為10369輛,免費體驗車輛占22.8%。而7月28日,大橋四個收費站免費體驗車輛為1992輛,車流量為10038輛,免費體驗車輛占總比重的19.8%。
“目前整個月份的具體數據還沒有出來,初步估計免費體驗的車輛也是兩成左右。”信息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運營方山東高速青島公路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數字只是一個初步統計,嚴格意義上并不能說明問題,由于有免費體驗的因素,具體的運營情況還有待時日的檢驗。
“開通一個月來,由于受大霧天氣影響,大橋先后封閉5次,一般是晚上10:00左右封閉,早上9:30再次開通。”膠州灣大橋交警大隊民警介紹說,霧天觀景效果不好,所以市民也大多不選擇在這樣的天氣上橋,霧天封閉對市民沒造成多大影響。
■后續工程
施工未完,交通壓力仍很大
膠州灣大橋青島端接線工程橫跨四方、李滄、嶗山三區,工程沿線共有四流路、重慶路、黑龍江路、海爾路四座立交橋。早在一個月前,黑龍江路立交橋西側匝道基本已經完工通車,但東側匝道卻動工不久。7月30日下午,記者在楊家群麗景苑公交車站看到,黑龍江路東側路面上雖然有從膠州灣大橋上下來的車輛,但并不是很多,車輛行駛也較為順暢,但北向南行駛的車輛卻接連不斷,走到下橋口處車速開始減速。立交橋東側匝道相比一個月前有很大進展,半個路面已經澆筑完畢,不過,工程未完全完工,過往車輛仍需從旁邊的輔道行駛。由于途經此處的公交車、貨車等大型車輛較多,在輔道上拐彎時半徑較大 ,因此減緩了車速。
“隨著大橋的開通,確實分流了一部分車輛。”據李滄交警介紹,目前,沿黑龍江路北向南方向的車輛仍需要從匝道上橋口處繞行蓮花山路、臺柳路、開平路之后,再回到黑龍江路。不過,也有不少車輛從上橋口處上橋,分流了一部分,“目前黑龍江立交可上可下,但車輛從黑龍江路上去以后,暫時不能直接通到黑龍江路的另一端,因此分流的車輛還不是很多,這個路段的交通壓力一直很大。”
隨后,記者又來到重慶路立交橋,該立交橋目前仍在緊張施工,車輛不能上也不能下。記者探訪看到,自重慶中路的張村河支流橋(鄭州路以北)至延壽宮路路段主干道都進行了封閉,兩側有雙向4車道的輔道。不過,重慶路上的車流量卻并未減少,記者在現場不時看到一些去膠州、即墨、平度的短途車,以及開往威海、煙臺的長途車經過。由于車輛較多,經過重慶路立交橋的交通顯得格外擁堵,伴隨著施工現場的還有路上的一陣陣塵土飛揚。據了解 ,該工程跨線部分10月底箱梁基本貫通,匝道部分11月中旬貫通,11月底具備通車能力,橋下道路計劃明年5月具備通車條件。
此外,記者了解到,和黑龍江立交類似,海爾路立交、四流路立交目前也是可上可下,但工程也未完全完工。
記者 劉鵬 黃英帥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