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叨叨丨檳榔被多地市監局下架!它為何讓人上癮,青島市場如何?答案來了……
近日,
話題“四川營山等地要求下架檳榔”、
“浙江義烏要求下架檳榔”引起網友討論,
多地要求商家下架檳榔,
禁止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
視覺中國供圖
>>現狀<<
多地禁止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
9月20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浙江市監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處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當地檳榔不得以食品的名義銷售,而非“禁售”。
前述工作人員強調,不是說不讓商家銷售檳榔,而是檳榔現在屬于“檳榔制品”,不屬于食品,因此不能以食品的名義去銷售。商家如果繼續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或是檳榔產品包裝上如果出現“食品”字樣,屬于違規,仍將由市監局來監管。
國家以及地方監管層面早就對檳榔有過“定性”。
早在1996年9月,廈門市人民政府便頒布了《廈門市禁止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規定》。
今年5月,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習水市場監管”公眾號上發布了檳榔致癌相關文章,并表示:“請廣大經營戶自覺下架處理,我局將按照相關法律和政策要求,近期內開展專項清理行動,對相關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視覺中國供圖
四川省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今年7月29日答復該市人大代表《關于消除檳榔制品對未成年人危害的建議》時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最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里未將“食用檳榔”收錄在內,檳榔不再作為食品管理,也不能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檳榔作為食品的生產許可和監管已缺乏依據。
9月13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建興鎮發布通知稱,依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檳榔制品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市監食生函[2021]1582號)、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加強檳榔制品銷售監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即日起,各食品經營者要及時下架,并不得銷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識的檳榔及檳榔制品。
9月16日,成都市新津區市場監管局微信公號消息提到,為進一步加強檳榔制品銷售監管,近日,花橋所開展檳榔制品專項清查行動。此次行動,將校園周邊、超市、便利店、小型商場等作為重點檢查區域,深入排查違規銷售檳榔行為,同時利用線上外賣平臺檢索違規銷售檳榔商家,再進行線下檢查,做到精準打擊。目前共檢查便利店、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10家,發現有6家食品經營戶銷售檳榔的情況,已責令其立即下架。
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近日,營山縣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縣檳榔代理商和經銷商進行了集體約談。會議要求,各經營戶不得銷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識的檳榔及檳榔制品;對食品經營場所銷售檳榔及檳榔制品的,立即聯系食品經營單位下架,如有違法行為,將依法查處。
多地市監局出手禁止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一位青年歌手則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告誡人們遠離檳榔。
9月10日,36歲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2021年確診口腔癌后,他曾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呼吁大家“遠離檳榔”,話題“36歲歌手嚼檳榔6年因口腔癌過世”一度登上熱搜榜單。
視覺中國供圖
>>市場<<
檳榔產業產值近千億
據了解,中國檳榔產業產值已近千億。據《中國市場監管報》數據,2011年至2018年,中國檳榔產業產值從558億元上漲至781億元,且呈繼續上漲趨勢。
檳榔行業龍頭口味王集團曾在2018年表示,下一個十年要將口味王發展成為千億企業,走向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檳榔有導致口腔癌的巨大風險,國家也曾出臺相關政策遏制檳榔銷售。
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明令禁止了“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的行為。
但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向紅星資本局表示,這一限制對整個檳榔產業影響不大,因為檳榔屬于上癮類產品,吃檳榔的人基本都是其重度粉絲。
現在檳榔產品被各地市場監管局要求下架,或已為這個近千億產值的產業按下暫停鍵。
>>科普<<
為什么會讓人“上癮”?
記者了解到,檳榔是熱帶植物,主要種植于海南、云南、福建和臺灣。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不產檳榔,但卻是檳榔消費大省,因為這里是檳榔的主要加工地。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配酒,永垂不朽”是許多檳榔愛好者的口頭禪。
據統計,全球約有7億人以不同形式咀嚼檳榔,占全球總人數的10%,檳榔成為繼煙草、酒精、咖啡因之后第四大嗜好品。嚼食檳榔,是我國南方居民尤其是湖南人的愛好。
檳榔,是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干燥成熟種子,通常為卵形、球形或橢圓形。但作為零食,檳榔可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為什么呢?
食用檳榔,一般由檳榔果、石灰水、香精香料等制作而成,有些地方還加入烤煙以及香料,其中的檳榔堿和檳榔次堿、煙絲等物質,會使人體發熱,并且產生欣快感,緩解情緒,提神醒腦的感覺,因此容易成癮。
最重要的是,長期食用檳榔會導致癌癥!
檳榔竟是“1類致癌物”?
有關研究顯示,在流行咀嚼檳榔的國家和地區中,口腔癌的發病率非常高。比如世界上檳榔消費量最多的是印度,印度口腔癌發病率居世界第一;我國臺灣省的民眾也很喜歡咀嚼檳榔,每10萬男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在掌握了充分的流行病學證據后,認定咀嚼檳榔與咽癌、喉癌、食道癌明顯相關。
早在2003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就把檳榔列入“黑名單”,與砒霜等同列為“1類致癌物”。
2017年,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機構改革更名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翻譯了世衛組織“致癌物完整清單”,將檳榔歸為“1類致癌物”。
為什么咀嚼檳榔會致癌?
這是因為在長期咀嚼檳榔時,會反復摩擦口腔黏膜和牙齦黏膜,造成物理性損傷,引起水腫、炎癥和傷口遷延不愈合,導致黏膜的纖維性病變,口腔黏膜纖維性病變具有高度的惡變傾向,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而且檳榔中的檳榔堿通過亞硝酸基化作用變成亞硝酸銨,會對人體產生致突變性,導致癌癥的發生。
當“物理破壞”和“化學破壞”反復刺激結合的時候,致癌過程就會變得特別隱蔽。因此,吃檳榔會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食用時間越長,對口腔的損傷就越大,患相關疾病的風險也就越高。
除了口腔癌以外,食用檳榔還會增加咽喉癌、舌癌、食管癌、肝癌等癌癥的發病風險,同時還有證據表明有咀嚼檳榔習慣的人患肥胖、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胃炎、肝硬化、慢性腎病等疾病的風險更高。
食用檳榔還有什么危害?
長期咀嚼檳榔還有下面這些危害:
1.大量損傷牙齒表面的牙釉質,使牙齒對冷熱刺激格外“敏感”;
2.極易引起牙石,產生異味,使得“口氣較重”,影響日常生活;
3.使顳下頜關節長期處于“負重”的狀態,引起顳下頜關節疼痛;
4.刺激胃腸道,導致胃炎的發生,影響消化功能。
視覺中國供圖
>>調查<<
有“愛嚼者”心生擔憂
“我身邊就有人就吃,檳榔真的這么嚇人嗎?”“ 我湖南的同學特別愛吃……勸過,她們說沒事兒,我們體質不一樣。”“我基本不吃,偶爾好玩試一下味,中間的料不吃。”“便利店幾乎個個都有在賣。”歌手傅松因愛嚼檳榔患口腔癌去世的消息,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同時也引發島城市民的關注。對此,有些人對檳榔的熱情似乎并未受大影響,但是也有一些人心生擔憂。“我上大學時,宿舍里有個南方同學,他平日里喜歡吃檳榔,我也跟著吃過幾次,但是畢業后就不吃了,也沒上癮,看了這個新聞,我以后可能也不敢吃了。”青島市民李先生(化姓)告訴記者。
在城陽工作的王明(化名)今年28歲,他從10年前就開始嚼食檳榔。王明告訴記者,第一次接觸檳榔是看到同事正在吃,他也是抱著好奇的心態,開始品嘗檳榔。“當時有句話不是說‘檳榔加煙 法力無邊 ’嘛,我就嘗了嘗,覺得頭暈胸悶。”王明回憶,后來他斷斷續續地吃,同事則吃的比較多,有時“一天能吃一包半”,大約30克左右。在王明看來,吃檳榔比較多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牙齒比較黑。王明告訴記者,檳榔有很多品牌,現在比較流行的是5塊錢一包的檳榔。“當時買檳榔的中獎率比較高,買一包20塊錢的檳榔,里面就會有獎,再去兌獎繼續吃。”王明說,這可能也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方式。王明表示,他也注意到知名歌手自曝因吃檳榔得口腔癌后去世的新聞,這對他的觸動比較大,“現在不太敢吃了”。
檳榔現身多家商店
9月13日中午,記者到多個超市商店走訪。記者首先來到寧夏路上兩家連鎖便利店。進入第一家便利店后,記者在店內找了一圈,并沒有看到檳榔相關產品。記者詢問店員是否有檳榔出售,其表示店內暫無該類商品,但是此前進過相關產品,已經賣完。隨后,記者又來到第二家便利店,該店內的貨架上同樣沒有檳榔商品,當記者詢問時,一名女店員表示有檳榔。隨后,該店員轉身從收銀臺內香煙貨架邊拿出一包。記者看到,檳榔擺放的位置比較隱蔽,而且數量很少,只有三包。該商品的包裝上,并沒有檳榔的圖片和字樣。店員介紹,其店內只有這一個品牌的檳榔,其中最便宜的5元一小包,重量是8克。
記者又來到寧夏路和香港中路上的兩家大型超市探訪,并未發現相關產品。在其中一家超市走訪時,記者詢問超市工作人員,他們表示“檳榔的名字聽上去很熟悉”,但不確定超市內有沒有在賣,建議記者到零食區咨詢。對此,零食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剛來工作不久,并沒有見過這類產品,另一名工作人員直接表示沒有檳榔類商品。
之后,記者又走訪了南京路附近的兩個路邊小商店。記者注意到,與便利店和商超不同,小商店直接將檳榔擺在了店內最顯眼的地方:一家擺在店門口,另一家擺在收銀臺邊。而且,不同包裝樣式的檳榔被集中擺放在一個小貨架上,貨架上張貼了各種宣傳語,例如“海南嫩青果 味美更耐嚼”“新果上市 品質領先”等。除了一款枸杞檳榔,其他款式的產品包裝上沒有顯眼的“檳榔”等字樣,這些產品的包裝色彩鮮艷,并不“含蓄”。這些商品的價格都明確標在了包裝帶上,價位從20元到50元不等。
包裝印有健康提示
記者探訪時發現,這些檳榔包裝正反兩面均印有“長期過量咀嚼 有害口腔健康”的健康提示,此外,包裝背面還印有“消費須知”,其中提到初嚼者有可能出現面紅、發熱、出汗,少數有胸悶現象。記者此前并未吃過檳榔,買回后品嘗了一塊,剛放入嘴里味道很甜,有一股“中藥味”,咀嚼后有一種類似薄荷的清涼味道,咀嚼一段時間后,有一種不適感,想要咳嗽,吃完后身體有點發熱的感覺。
此外,包裝上還有“勸阻未成年人咀嚼,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檳榔”字樣。記者從外包裝上看到,這類產品的保質期基本都是60天,店內的產品生產日期多數是8月底和9月初。在一家小商店內,檳榔產品盡管擺在顯眼位置,但是多數包裝袋上落了一層灰塵。一名店員介紹,檳榔產品算不上暢銷,但是也會有人來買,其中有消費者說話是外地口音。為了提高銷量,廠家還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例如其中一款推出“百分百中獎”等抽獎活動。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以“檳榔”為關鍵詞,也搜索到大量商品信息,其中銷售火爆的網店月銷量超過4000,銷量較好的網店發貨地址多為湖南。
你吃過檳榔嗎?
對于此事怎么看?
歡迎留言區討論。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王洪智、科普中國、紅星新聞、澎湃新聞等
- 青島天氣熱熱熱!國補等多重補貼加持,青島“消暑”清涼家電迎來銷售旺季
- 半島叨叨丨局部將超42℃,青島未來十天持續高溫!一杯啤酒解一夏暑,全國啤酒氣象指數地圖首發
- 半島叨叨|暑期再現博物館熱,錯時、延時……逛起來更方便!瞧,青島有特色的博物館真不少
- 島城警事丨當“警察兒子”遇上孤寡奶奶……市北民警施開武用2000個日夜為“警民情”畫下最美弧線
- 島城警事|@駕駛員 注意啦!嶗山交警溫馨提示這個路口有變化
- 半島叨叨|瞬間被卷進電梯!引發腳氣、還會“咬”腳,“夏季神器”洞洞鞋還能穿嗎?
- “官方帶娃”送來“及時雨”!青島暑期托管破解“帶娃難”,有心意更有“新意”
- 青島故事丨十年繪出百米卷,島城山海入畫來!一支筆,讓他與這座城雙向奔赴
- Simmons?席夢思甜夢傳“綺“登陸島城,續譜睡眠傳奇新篇章
- 青島故事|守護凈美青島18年,環衛“夫妻檔”把青島當第二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