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智慧戰疫 青島"黑科技"顯身手!遠程會診能高保真還原肺音 將在全省50家醫院啟用

2020-02-24 07:46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113709) 掃描到手機

在青大附院,遠程會診系統直達隔離病房。

文/圖 半島記者 婁花

遠程會診能看清病人舌苔還能聽肺音;有沒去過疫情嚴重地區拍一下就知道;掃一掃就能出入登記……在青島,一場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武器”的智能“戰疫”已經打響,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背后是咱青島自己研發的“黑科技”。連日來,半島記者進行了調查,揭秘數字青島的“黑科技”如何在防控救治、復工復產等方面大顯身手,并且把這些青島“黑科技”輸向全省、全國乃至全球。

醫療

遠程會診能看舌苔聽肺音

“在救治好病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醫務人員。”這是青大附院院長董蒨與數字化遠程診療系統結緣的初衷。

在青大附院,6名頂級專家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直接對接隔離病房,兩名穿著隔離衣的醫生向專家詳細報告了患者的病情和用藥情況,專家們通過數字化遠程會診系統可以很方便地調取患者的病歷和檢查報告,還能通過高清攝像頭清楚觀察患者的舌苔,通過觀察患者舌質舌苔,專家可以判斷病情發展階段,辨證施治,如同親臨其境般指導搶救,同時也減少了交叉傳染的風險。

“對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學科專家會診,但實際情況是不可能將所有學科的專家都送進隔離病房,進入隔離病房的專家至少要隔離14天。”青大附院院長董蒨這時想到了數字化遠程會診系統。

“中午以前,能否幫我們建立一套隔離病房的視頻會診系統?”1月23日早上5點24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向海信醫療設備公司發出了求助信息。收到需求后,海信迅速組建協同小組,根據此前開發經驗,結合疫情診治特殊要求,克服物流倉儲放假、網絡接口少等重重困難,在5個小時之內緊急搭建完成,到現在還一直使用。應用該系統的青大附院已有13名新冠肺炎患者順利治愈出院,且沒有一例醫務人員感染,針對救治新冠肺炎新型遠程會診系統得到一致認可,形成的“青島經驗”將向全省推廣。

海信醫療設備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健介紹說,針對感染病房診治特殊要求,海信遠程會診系統升到到了2.0版本,新增加了功能板塊,例如:遠程電子聽診系統可以高保真還原患者的胸肺音,患者不需頻繁做有害CT檢查,醫生就可根據胸肺的電子聽診錄音遠程判斷病情;舌苔數字影像,高清還原患者舌苔真實色彩和狀態,方便中醫專家診斷病情。

疫情發生以來,海信已為青大附院、山大齊魯醫院等山東省和青島市定點醫院緊急捐贈10套遠程會診系統。與此同時,山東省內多家醫院也已提出了使用需求。預計到2月底,海信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將在山東省內近50家醫院啟用。面對疫情催生的新需求,遠程會診系統3.0版本也已經開始研發。陳永健說:“未來將結合5G、機器人等新技術,實現遠程手術直播、遠程手術、遠程查房等創新應用。”

交通

拍一下就知道去過哪里

“這輛車沒有疫情嚴重地區通行史,在測量完司乘體溫、核查登記完相關信息后,我們會及時將車輛放行。”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膠州灣高速靈山灣收費站檢測點,檢測組成員王祥打開手機中的車輛“疫”查通APP,對準正在通過檢測點的車輛輕輕一拍,車輛的“車牌”“歸屬地”“疫情嚴重地區出現時間”等信息在手機中一目了然,“使用這款APP能大大提高防疫核查工作效率,如果車輛有疫情嚴重地區通行史,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針對性管控。”

“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迅速組織專項團隊,只用了3天時間,就研發電腦端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動態感知預警平臺’和手機端車輛‘疫’查清APP,在西海岸新區公安系統和社會治理中心成功上線,并向全國公安機關免費推廣應用。”青島以薩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民警在電腦上打開以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動態感知預警平臺”,只要管轄區域內出現有過疫情嚴重地區通行史的車輛,系統就會自動預警,顯示出車輛在何時途經疫情嚴重地區,又在何時到達本地,以及當前的活動情況,助力公安機關第一時間落地核實,并進行相關的防控措施。

“考慮到抗擊疫情的特殊性,平臺可采取遠程安裝,減少了工作人員之間的直接接觸,提高了部署效率,最快6小時就能投入實戰應用,并提供24小時技術服務。”青島以薩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湖北、山東、廣東、浙江、福建、安徽等全國三十多個省公安機關已使用該平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另外,針對當前社區抗疫工作繁重且龐雜的問題,一款線上的社區疫情管控平臺應運而生。在青島東城國際社區內,便已經啟用了這個平臺,不僅能節省人工成本提高抗疫效率,還可將一線工作快速形成數據,有助于政府疫情大數據工作。業主通過海客會APP或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基本信息及體溫等抗疫相關信息填報;此外,平臺還與快遞系統進行打通,實現了“最后100米無接觸配送體系”,用戶只需掃碼,便可直接收取快遞。

從社區到區市,智能化無處不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市民崔家琳打開了區社會治理中心微信公眾號,點開疫情速查板塊,立馬彈出一個對話框:“我是智能疫情機器人,很高興為您服務……”原來,這是該區新上線的“智能疫情機器人”,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群眾關心的問題,提供24小時咨詢服務。

復工復產

大規模定制平臺助企業轉產

站在一臺電腦屏幕前刷臉注冊,就可以選擇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類別,選定以后,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洗衣機顏色、款式并確定,訂單就被旁邊的機器人接收到了。接下來,4個流程的機器人大展身手,第一臺機器人根據訂單從庫里選取材料,攝像頭保證材料拿取的正確性;第二臺機器人負責安裝,第三臺機器人檢測,最后一臺機器人則負責包裝、存放、發貨,全程全部智能化,提效提質降成本。

在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半島記者現場體驗了海爾COSMOPlat平臺的交互定制、開放創新、精準營銷等全流程模塊,這是全球首個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

目前已經復工復產的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就是采用了COSMOPlat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不僅是在企業內部實踐應用,COSMOPlat還將創新實踐經驗對外開放,賦能全國企業復工復產。以賦能服裝企業海思堡集團為例,企業在3天內實現了火線復工轉產醫療防疫物資。這得益于COSMOPlat充分發揮其生態供應鏈能力,為企業高效精準匹配防護服、口罩等物資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同時為企業提供了產線規劃及流程工藝操作等全流程解決方案。

海思堡負責人馬學強說:“企業在信息化和自動化發展道路上多次碰壁,而在COSMOPlat的助力下,海思堡集團從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型,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和庫存降低,在此次企業復工轉產中,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優勢。”此外,平臺還成功賦能山西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產線的落地。

海爾COSMOPlat首席運營官嚴鵬飛介紹,海爾COSMOPlat通過自身實踐、迭代以及聯合各生態資源方共建“企業復工生態鏈群”,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全流程實踐進行軟化、云化,沉淀出人員返程安心住、全員防疫智能管理、復工實操指南、人員招聘、智能制造服務、產融服務等10大全場景解決方案,全流程賦能企業復工復產。

信息服務

新聞第一時間“云推送”

疫情進展如何?青島的高速路口正常通行嗎?小區周邊有疑似病例嗎?買口罩如何預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權威精準快速的信息生產和服務尤為重要。在青島,智媒體成為市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春節假期,因為紙媒休刊,半島都市報社研發的半島新聞客戶端等智媒平臺為受眾“端”上了最新鮮的“云新聞”和最智能的“云服務”。

半島都市報全體采編人員投身“戰疫”,發力移動端,1月23日至2月22日,共在半島新聞客戶端、半島都市報官方微博微信平臺、半島網,以及半島都市報今日頭條號等,發布抗疫相關報道和視頻直播、短視頻新聞、長圖、H5、動態海報等各種抗擊疫情新聞產品21883篇,點擊量4.5088億,科普公益類作品62個,總播放量2010萬左右,同時發布了公益類設計作品79項。

“用戶第一”“體驗為王”,靈活運用VR、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半島新聞客戶端可以第一時間推送到手機端,半島直播如身臨其境,半島新聞客戶端還上線了“智能疫情助理”,它既可以幫用戶自查身體狀況還能告訴用戶小區周邊有無確診病例、同行的人是否有確診病例,疫情大數據地圖也會時時展現,半島都市報已從一個傳統的紙媒轉型成一個提供信息生產和服務的“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