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膠州楊寧濤:11年公益堅守路
他,是一名優秀的駕駛員教練,同時又是一名優秀的公益志愿者,他既會用方向盤傳遞安全駕駛的技能,同時還變身公益路上的“擺渡人”,用愛心照亮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他,就是膠州市一縷陽光志愿服務隊副隊長楊寧濤。
在膠州市中云街道一縷陽光志愿服務隊總隊,辦公室里飄著茶香。楊寧濤正與幾位環衛工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添茶續水,一邊嘮著家常。
“我們空閑時間到這接水歇歇,這不天熱了,楊隊長還給我們準備的水杯,讓我們多喝點水。”環衛工人謝清山告訴記者。
楊寧濤的公益之路始于2014年的夏天。在駕校工作的他,透過窗戶,經常能看到烈日下環衛工人疲憊地坐在路邊休息。當即,他就萌生了為環衛工人做點什么的想法。
“當時有一天中午,有個大爺在三輪車上坐著打瞌睡了,要摔倒了那種感覺,我就把駕校隔壁有一間閑置小屋,我把它收拾出來,裝上了空調,放上飲水機,讓這些環衛工人大叔大娘們能在工作完以后,有個落腳的地方,有個休息的地方。”楊寧濤說。
2017年,楊寧濤結識了一縷陽光志愿服務隊黨委書記史長峰,在了解到團隊助老、助殘、助幼等公益理念后,他心中那團助人的火苗被再度點燃,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其中,開啟了與團隊并肩作戰的公益新征程。
“2021年的時候,河南突發洪災,我們當時接到一個校長的求助,說學校被困500多個人,我們志愿服務隊連夜準備了8萬余元的藥品和600多套作訓服,當晚8點就往河南出發了,凌晨四點左右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當時整座城市都已經被洪水淹沒,就只我們剩下一小片能落腳卸物資的地方。卸下物資后,想著能不能動手幫幫忙開展一下救援工作,由于我們那時候還沒有專業的救援能力,當時呢邊的救援指揮部的就把我們勸離了現場,當時我們就很沮喪,沒能進一步幫助他們。”楊寧濤說。
此后,為彌補當時河南救援力量不足的遺憾,楊寧濤主動投身專業救援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救援能力。此后,在多次重大、緊急、復雜的救援任務中,他始終沖鋒在前,帶領隊員迎難而上、奮力攻堅,成功解救多名受困群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我們也能感受到楊隊長心很細,大到救援,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非常感染我們。”一縷陽光志愿服務隊餐飲組副組長賈善超說。
2022年,憑借出色表現,楊寧濤被選舉為一縷陽光志愿服務隊副隊長。從2014年至今,他在公益之路上已堅定地走過了11個春秋,參加志愿服務500多次,參與尋找走失老人兒童208次,參與河南、遼寧水災救援,轉運物資3噸、轉移群眾52人,真正讓“一縷陽光”照亮無數人的生活。在一次次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楊寧濤不僅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也收獲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在志愿服務活動當中,我不單單是一個參與者,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更多的人。成為一個倡導者,也是一個引領者,通過自己和一縷陽光所有志愿者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更多的人,來加入公益事業,認識公益事業,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更多的幫助。”楊寧濤表示。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