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擴招、職校煥新,青島中考招生政策梳理,填報志愿有訣竅
今年,青島中考招生政策呈現諸多變化,無論是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高中,在招生計劃、專業設置等方面均有調整。與此同時,志愿填報也暗藏“玄機”,掌握正確的填報方法,才能為考生鋪就理想的升學之路。
普通高中:
招生計劃擴容,特殊類型招生有新規
今年,青島局屬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顯著增加,較去年多了640人,釋放出更為積極的招生信號。新開設的青島一中櫸林校區、青島九中禮賢校區成為招生亮點,分別以自招方式招收4個班,招生人數達180人和200人。這不僅為考生提供了更多優質學位選擇,也展現出青島教育資源不斷優化的趨勢。除新校區外,多所老牌高中也紛紛擴大自招規模。青島十九中、青島三十九中、青島六十七中均增加了1個自招班,青島二中分校更是增加了2個自招班。青島五十八中雖自招規模不變,但自招強基班增加至2個,進一步強化了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在特色班招生方面,青島三中全媒實驗班招1個班、青島十六中人工智能創新班招2個班,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
特殊類型招生同樣值得考生關注。青島十六中書法班、青島十七中美術班、青島商務學校美術班志愿需在普通高中普通批填報;青島一中、青島三十九中、青島藝術學校的藝術班志愿則要在普通高中藝術班批填報。青島六十六中對藝術(古琴、聲樂、美術)考生的錄取要求有所提高,今年中考語、數、外總分須達到普高一段線的85%(含85%)以上,并分專業按專業測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較去年的70%(含70%)有明顯提升。多所學校招生負責人提醒考生,今年公辦普高擴招,在志愿填報時一定要參考往年錄取情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定位、選定志愿,避免因定位不準而錯失理想學校。
職業高中:
招生規模擴大,專業設置緊跟時代步伐
在職業教育領域,今年全市中職學校共計劃招生3.9萬人,其中五年制高職招生計劃比去年增加2000余個,這一變化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更便捷地接受高職教育,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和家長的需求。青島職業教育始終秉持“專業跟著產業走”的理念,建立起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目前全市中職學校共設置19大類、144個專業,專業覆蓋面廣,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職業發展規劃。
今年,中職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不斷升級,新增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足球運動等三年制中專專業點42個,緊密貼合當前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例如,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新增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并將AI技術融入財會、影視等傳統學科,致力于培養“AI+”復合型人才,讓學生在掌握傳統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前沿的技術應用能力;青島城市管理職業學校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增加了無人機攝影的教學內容,同時積極開設軟件應用相關課程,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整體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數字媒體領域更具競爭力。
此外,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職業學校中得到充分體現,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五年制高職培養計劃今年擴容至1萬余個,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志愿填報支招:
避開“大坑”,科學填報
5月22日起,2025青島中考將進行網上志愿填報。結合往年經驗和近期考生、家長在志愿填報上遇到的問題,梳理出以下志愿填報過程中的“大坑”及“避坑建議”,助力考生科學填報志愿。
坑一:普通批第三志愿填報“無效志愿”。普通批涵蓋普通班、特色班等多種類型,設3個志愿,其中一二志愿為平行志愿,一二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滿額的學校才會錄取三志愿。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三志愿填報了一二志愿就已完成招生的學校,導致三志愿成為無效志愿。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各學校往年的招生情況,合理選擇三志愿學校,避免浪費志愿名額。
坑二:普通批1、2志愿顛倒。部分家長為讓孩子沖擊更好的學校,會將一二志愿高中顛倒填報,試圖兼顧摸高和一志愿指標生。但需注意,普通批1、2志愿雖是平行志愿,卻有順序之分,并非按錄取分數高低錄取。建議將摸高學校填在1志愿,保底學校填在2志愿,這樣既能沖擊理想學校,又能確保有學可上。
坑三:忽視分數帶志愿。從去年情況來看,分數帶計劃包含公辦普通高中、綜合高中等多種類型。在普高第一批次錄取結束后,若考生未被錄取,千萬不要忘記填報分數帶志愿。考生可以參考去年分數帶計劃,充分利用這一招生渠道,爭取進入理想學校。
坑四:完全依據一模或一次排名做志愿參考。部分考生和家長僅以一模成績或排名作為志愿填報參考,這種做法存在很大風險。一模成績并不能代表中考成績,一次超常或失常發揮也不意味著中考結果相同。建議考生多考慮平常絕大多數的成績情況,根據孩子的平均排名或成績進行志愿參考,從而更準確地定位自己,提高志愿填報的成功率。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