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青島市場“海味依舊”,養殖冰凍產品成“主角”,價格總體平穩
原標題:休漁期島城市場“海味依舊”,養殖冰凍產品成“主角”,價格總體平穩
“進入休漁期后漁船已停泊維修,未來四個月就轉向養殖產品了……”5月1日黃渤海海域伏季休漁期正式啟動。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走訪青島多個碼頭、農貿市場及批發中心發現,冰鮮魚類及各種養殖海產品供應充足,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雖然受供需關系影響,部分魚類價格略有上漲,但整體浮動不大,市場價格總體保持穩定。
貝類與養殖產品成“平價擔當”
黃渤海海域伏季休漁期自5月1日12時起開始,全面禁止除釣具外的所有捕撈作業,持續至9月1日12時。半島全媒體記者走訪中發現,受供需關系影響,不少海鮮市場內的產品出現了少許價格波動。以蝦虎為例,休漁前最后一船捕撈的蝦虎價格升至每斤50元左右,大鯧魚價格漲至80元左右,4月下旬至5月初,鲅魚、鮮蝦等熱門品種價格漲幅明顯。
與海捕類形成對比的是貝類及養殖水產品的價格穩定,有部分貝類價格還有所下降。記者走訪團島市場看到,紅島蛤蜊、即墨海蠣子等本地貝類因正值收獲季,價格親民,海蠣子每斤6~8元,扇貝15元兩斤,吸引大量市民采購。養殖魚類如大黃花鲅魚及鮮蝦供應充足,價格波動較小,與休漁期前基本保持一致。此外,在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進口龍蝦、三文魚等冷凍產品通過高效冷鏈補充了海鮮市場。
冷凍儲備與養殖技術保障“不斷檔”
盡管休漁期海捕海鮮銳減,但青島各大市場通過多措并舉確保市場供應。據了解,從冷凍水產品看,目前青島市海產品經營企業已經儲備了足量的鲅魚、帶魚(刀魚)、鱈魚、銀鯧、金鯧、鰻魚、大瀧六線魚(黃魚)、對蝦等冷凍加工水產品,可隨時投入市場。從養殖水產品看,每年休漁期間產量超過30萬噸。發展了近700個深水抗風浪網箱,可在休漁期間為市民提供鮮活鱸魚、真鯛(紅甲吉)、大瀧六線魚(黃魚)等海水魚,以及大菱鲆、牙鲆等傳統養殖魚類,產量可達6000噸,在深遠海區域,“國信”系列養殖工船預計休漁期間向市場提供1000噸大黃魚。
從遠洋捕撈產品看,青島市現有遠洋漁船166艘,捕撈品種包括金槍魚、魷魚、秋刀魚等,通過政策引導每年約有9萬噸自捕水產品回運青島。
走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嶗山、城陽、即墨、膠州等區域的冷凍庫存釋放,此外撫順路批發市場和小港等冷庫也提前儲備了鲅魚、帶魚、大蝦等冷凍產品,將陸續投放市場。另外,隨著養殖產業的擴容,青島市推廣綠色養殖技術,膠州灣、丁字灣的蛤蜊、蜆類及對蝦養殖規模擴大,這些養殖海產品也保障了市場供應。不僅如此,遠洋捕撈的金槍魚、進口凍蝦等填補了休漁期空白。采訪中,城陽批發市場一位攤主表示:“現在市民更傾向于選擇養殖活魚和貝類,銷量比休漁期前還高。”
市民應對,從“囤鮮”到理性消費
采訪中,半島全媒體記者了解到,五一假期前后,青島市民的消費行為呈現明顯階段性特征。部分市民在休漁前大量囤積冰鮮,如野生小黃魚、鯧魚等,冷柜銷售一度激增。節后轉向平價替代,隨著假期結束,消費者更多選擇貝類、養殖魚及冷凍產品。即墨一位養殖戶表示:“五一后,海蠣子和扇貝成為碼頭最暢銷的品類,日均銷量增長明顯。”
隨著立夏過后,氣溫回升,趕海體驗升溫。休漁期催生了“趕海經濟”,市民在礁石區挖掘野生海蠣子、小海螺,既滿足嘗鮮需求,也降低了消費成本。
休漁期的青島海鮮市場,既是資源保護與消費需求的博弈場,也是產業升級的試驗田。正如一位漁民所言:“海養活了祖祖輩輩,如今我們也要學會養海。”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肅霜)
- 青島天氣熱熱熱!國補等多重補貼加持,青島“消暑”清涼家電迎來銷售旺季
- 島城警事丨當“警察兒子”遇上孤寡奶奶……市北民警施開武用2000個日夜為“警民情”畫下最美弧線
- 島城警事|@駕駛員 注意啦!嶗山交警溫馨提示這個路口有變化
- “官方帶娃”送來“及時雨”!青島暑期托管破解“帶娃難”,有心意更有“新意”
- 青島故事丨十年繪出百米卷,島城山海入畫來!一支筆,讓他與這座城雙向奔赴
- Simmons?席夢思甜夢傳“綺“登陸島城,續譜睡眠傳奇新篇章
- 青島故事|守護凈美青島18年,環衛“夫妻檔”把青島當第二個家
- 青島故事 | 守護凈美城市18年,環衛“夫妻檔”把青島當第二個家
- “發現青島好房子” 經紀人短視頻大賽啟動,邀您共探島城優質房源?
- 24人光榮上榜!2025年度第二季度“島城勇士”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