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青島理工大學打造清明主題教育“跨代際”紅色課堂
半島網4月2日訊 “烈士爺爺,我把您寫的家書讀給弟弟聽了,他說長大后也要當解放軍!”3月30日,在青島市黃島區革命烈士陵園,來自王戈莊社區的小朋友,將手寫的“時空信件”放在墓碑前。這是青島理工大學開展的清明主題教育的現場。通過大學生與少先隊員結對宣講、共踐共學,一場跨代際的精神對話在此展開。
為提升宣講專業性,各學院從學生骨干中選拔組成“紅色青鋒宣講團”等宣講志愿者團隊,通過黨史培訓、講解實訓與現場考核,打造了一支“能講、會講、善講”的隊伍。宣講團聚焦青島本土紅色故事,攜手小學生走進陵園,開展了一系列清明主題活動。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特別招募小學生為“小小宣講員”,與大學生結成“1+1”傳幫帶小組。孩子們從“聽眾”轉變為“講述者”,以全新視角走進紅色歷史。大學生以“星火燎原”“浴血抗戰”“黎明前夜”“薪火相傳”等主題串聯紅色歷史,結合史料與實物,以生動語言還原歷史場景,講述本土革命故事。小宣講員則通過問答互動激發興趣,形成“大手牽小手”的共學氛圍。
紀念碑前,大學生以《永不褪色的守望》朗誦叩擊人心,兩代宣講者共同立下誓言:“做一粒火種,讓信仰照亮每個角落!” 00后大學生與10后小學生共同清理烈士墓,擦拭碑文并考證生平,共同向革命烈士獻上菊花,書寫寄語,將滿載崇敬的明信片懸掛于紀念樹,完成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講解烈士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青年更應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宣講團成員賈雨萱說道。“以前覺得英雄都是課本里的,今天才知道有位姓張的烈士爺爺就犧牲在我們社區附近。”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說道。
“孟兆旭是黃繼光式的水下英雄,他是一名中國海軍,是潛艇部隊的烈士……”來自衡山路小學的小宣講員在活動后主動向家人復述英烈故事,紅色基因在童聲傳遞中悄然生根。參與活動的家長給予宣講團成員高度評價,他們表示,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明白——銘記,是最好的致敬;傳承,是最好的緬懷。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董虎表示:“此次活動以‘跨代際’對話創新思政育人模式,讓青年學子在講述中強化使命擔當,青少年在互動中增強歷史認同,實現了紅色基因傳承與社區文明建設的雙向賦能。學院將‘紅色青鋒’打造為立德樹人的鮮活品牌,為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精神動能。”
下一步,青島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將持續構建“行走的紅色育人矩陣”,開展“青鋒微講堂”“周末故事會”等活動,推動青年學生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傳承”的深層轉變,激勵學生勇擔民族復興大任,在社會建設發展中成長成才。(大眾新聞·半島網記者 劉嬌嬌 通訊員 徐衛曉、王喆)
- 半島小課堂|當青島啤酒又端(dan)起來的時候,哈啤酒的正確姿勢請學習
- 半島小課堂|酷熱難耐!空調怎么吹不得病?快來看看空調的正確打開方式
- 青島市大中小學課程思政實踐指導中心 在青島理工大學成立
- AI小課堂|韋東奕牙齒受廣泛關注!牙周病,悄悄逼近的健康殺手……
- 海報觀潮丨AI來了,課堂教育向何方?
- 打造24部經典話劇,青島理工大學思遠劇團“小社團”撐起“大思政”
- 海外連線送祝福 中華文化云課堂2025端午節活動在青島開放大學舉行
- AI小課堂丨開啟“塵封”一年的空調,竟被吹進醫院?提醒:記得做這件事!
- 海報觀潮丨AI來了,課堂教育向何方?
- 簡易適配 高精度測量 青島理工大學00后學生研發數字全息顯微鏡用于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