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定位出現在雷達和電子海圖……奔向收獲海域的漁船,由他們守護!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劉文 王志強
9月1日中午12點,大連市龍王塘漁港的眾多漁船乘風破浪開啟了自己的航程。他們在奔向自己收獲海區的途中,由山東海事局、遼寧海事局海巡船組成的編隊護航。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漁船定位出現在海巡船的雷達和電子海圖上。
海巡11駕駛室內,工作人員時刻關注航線狀況。
啟航>>
護航船只在漁港外集合
9月1日上午9時整,停靠在大連國際郵輪母港碼頭的海巡11輪啟動,此次出行的目的地為大連市龍王塘漁港碼頭附近海域。
“在那里,我們將與遼寧海事局的海巡船以及漁政船只組成聯合護漁編隊,從那里出發是出渤海灣。”船長董文江告訴記者,由于漁港海域存在養殖區,海巡11輪這種三千噸級的大型海巡船無法靠近,因此集合點位于距離漁港3海里左右的位置上。就在海巡11輪向集合點靠攏的過程中,另一艘海巡船也從另一碼頭向集合地靠攏。
9月1日開海當天,大連海域出現降水大風天氣,霧氣也比較重,視線并不是很好。記者在海巡11輪的指揮室看到,船長董文江和同事們密切關注電子海圖和雷達,并時不時拿起望遠鏡觀察水面狀況。上午11時左右,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航行,海巡11輪到達了目標海域。
在船舶航行的過程中,船上的工作人員也在船舶后甲板處調試大型海事無人機。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海巡11號首次搭載大型海事無人機。“這款無人機可用于遠程執法取證、協助救援、遠程喊話等,極大地延伸了海巡船的觸角。”
從大連龍王塘漁港駛出的漁船
開海>>
千帆競發,漁船駛向各自海區
9月1日當天,在大連龍王塘漁港,沉寂了四個月的漁港熱鬧起來,但由于當天大連海域海況較差,受到降雨大風大霧天氣影響,一些小船基本上停在碼頭沒有選擇出海,抗風能力強的大鐵皮船出海捕魚。
駛出漁港的漁船
中午12時整,記者在海巡11輪的電子海圖上看到,龍王塘漁港外,在一艘漁政船的帶領下,港內的近百艘船只依次駛出碼頭,浩浩蕩蕩駛向大海深處。“你看,前面這個三角形狀的標志就是漁政船,后方密密麻麻的三角形就是出海的漁船。”船長董文江告訴記者,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休息四個月的漁民開始了捕魚工作。
十五分鐘后,大批量的漁船出現在海巡11輪的可視范圍內,千帆競發的場景非常震撼。“今天的能見度比較差,否則會更壯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船老大都有著多年的經驗,他們會駛向各自的海區,“我們編隊引導他們通過渤海海峽,之后這些漁船就會分散開來。”
出海的漁船
守護>>
雷達海圖全開,時刻關注漁船動態
“漁船密集出海,漁船商船交叉,據氣象衛星顯示晚上海上還有大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擔心發生海上事故。”記者了解到,因此,海巡船上的工作人員打起十二分精神。
9月1日下午,海上的風浪逐漸增大,海巡11輪按照計劃航線前進,前往威海海域的錨地停泊。記者注意到,在航線上時不時有漁船侵入,工作人員及時通過通訊設備喊話提醒。
漁船正在拖網。
在行駛過程中,記者不時能夠看到在海上作業的漁船,大海就是他們的“糧倉”。“你看這些船基本上是兩艘一組,兩艘船中間是一個大拖網,收獲全在這個拖網中。”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據預報,1日晚上威海海域有大風,風力能達到七到八級,這讓海巡船上的工作人員很緊張。”不管是在巡航的過程中,還是在錨地停泊的時候,我們的指揮中心都安排人員值守,電子海圖、雷達都是全開的,我們的對講系統也是隨時接收漁船的呼叫,一旦有漁船求救,我們會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董文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