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膠東辦事處官莊村的貧困戶張瑞云家因為遭遇變故,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兩個快70歲的老人,和一個正在上學的小孫子,張瑞云自己也身患重病,但為了治病、生活,張瑞云只能拖著重病的身子做著養雞的營生,老伴則負責每天騎著三輪車帶著雞蛋沿街叫賣,刮風下雨都不敢歇息,日子一直過的緊緊巴巴。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張瑞云家每個月不僅有近7000元的收入,隨著銷路的擴大這收入還在不斷上漲,因為他們在婦聯的幫助下結了一門“富親戚”---專門做出口食品外銷的青島順昌食品有限公司,在順昌食品的幫助下,張瑞云家養雞的模式走上了有機、生態的路子,從喂養飼料到養殖環境嚴格按照標準來做,產下的雞蛋經過檢驗后,一盒盒有機生態月子蛋就可以順利銷售了。在保證雞蛋質量的基礎上,婦聯推出的巾幗優秀創客、電商陸英從網上大力推廣月子蛋,使銷量一路走高,在中秋節的時候,產品都出現了脫銷?,F在,張瑞云家的養雞廠規模直接翻了2番,“小孫子上學、生活的費用總算是不用愁了,感謝好心人了”,張瑞云激動的說。
這是婦聯開展巾幗扶貧活動的一個縮影。自2016年5月份以來,膠州市婦聯按照市委、市政府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制定并下發了《膠州市婦聯開展“巾幗脫貧行動”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精準施策、精準落實,重點實施了公益培訓、能人引領、關愛工程、社會愛心脫貧等有效扶貧模式,成效明顯。
把婦女姐妹最需要的知識送下去 曹金英是膠東辦事處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在沒有參加膠州市婦聯舉辦的公益技能免費培訓班以前,因為學歷不高、沒有技術,只能靠在工廠打小工掙錢,家庭生活環境并不寬裕,聽說市婦聯要在辦事處舉辦育嬰師、月嫂培訓后,她早早的報了名,學完初級課程后,又自費學習了中級育嬰師課程,經過2個月的實習期后,在培訓學校的推薦下,正式上崗成為一名育嬰師,因為有耐心、服務好,很快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第一個月就拿到了6000元的工資,有了技術掙到工資的曹金英高興的說:“我從來沒有這么自信過,得到客戶認可原來也很有成就感”。
截至目前,有800多名像曹金英一樣生活相對貧困或建檔立卡的貧困女性參加了市婦聯的免費公益技能培訓,有近80人取得了中高級育嬰師、月嫂技術證書。膠州市婦聯將聯合利華技能培訓學校和愛心大姐服務社在各鎮街持續開展培訓,為有上崗創業需求的婦女姐妹提供服務。
為提升學生家長素質,普及優質家教知識,膠州市婦兒活動中心自2016年5月29日開始已連續舉辦22期家庭教育講座,近2200名家長從課程中學有所得。日前,為擴大家教課程惠及面,市婦聯與市教體局聯合,堅持2周一次聘請各類青島名師,持續開展家教培訓。同時,在婦兒活動中心開辦婚姻家庭心理咨詢相關公益課程。
在做好持續性培訓同時,根據各鎮街婦女需求,按需提供電商知識、農業科技知識、健康常識、法律知識、美容禮儀等各類培訓,同時組織“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宣講團走村入戶,用優秀典型推動社會文明風氣的提升。各類受益群眾近萬人,引起良好社會反響。
走在洋河鎮的九鼎蓮花山上,一陣陣果香逼人,遠遠望去,一排排桃樹上,紅紅的果實惹人駐足。這是洋河鎮郭家小莊的合作社種植基地,不到兩年的時間,農民就通過種植蟠油桃、桑葚、毛桃等,成功實現了每畝每年近兩萬元的收入。短時間內實現農民的高收益,這是怎么做到的呢?郭家小莊是青島市經濟薄弱村,村民收入不高,2014年宋澄波擔任新村支部書記后致力于村莊發展,卻苦于無計。膠州市婦聯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帶著全國雙學雙比能手、青島市婦聯執委委員孫明霞上門了。做土壤檢測,做村莊規劃,做土地流轉,幫助成立青島萬花鄉村旅游合作社,爭取精準扶貧項目,孫明霞幫著宋澄波跑手續、備材料。等種上果樹以后,孫明霞去的更勤了,她把自己常年種植草莓、西瓜、葡萄、水盆蔬菜的經驗全部拿出來,幫助村里的果農進行管理、技術指導,利用微信銷售宣傳等,現在郭家小莊的果農人人認識孫明霞。“合作社前期運營多虧了孫明霞,精準幫扶的政策讓我們村有了發展的基礎?!彼纬尾ㄐχf。
膠州市婦聯為充分發揮各鎮街巾幗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帶動作用,開展了“致富路上 結對同行”活動,鼓勵、引導女致富能手、女企業家等與貧困婦女結對幫扶活動,利用自身優勢,為貧困婦女提供勞務、就業信息、生產技術、技能指導、愛心捐助等,幫助貧困婦女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膠州市婦聯巾幗優秀創客、電商達人肖霞、陸英在洋河鎮省定貧困村東王家莊建立了“可可鮮生態農業合作社”、“隔墻有爾生態農業合作社”,幫助當地農民網上推介優質特產品,外銷全國各地,有效增加村民收入。
膠州市婦聯作為黨和政府連結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將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關心送到婦女群眾身邊是重要工作職責。作為政府實事工程之一的貧困女性關愛基金項目,已對156名摸底的“兩癌”及特殊境遇貧困女性進行救助;募集社會各界愛心善款23萬多元,635名“春蕾女童”得到捐助。
結合婦聯工作職能,專門對貧困留守兒童幫扶關愛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促使各鎮街婦聯對貧困留守兒童實行動態化管理,并建立長效化工作機制。在李哥莊鎮建立了青島市第一家“情滿島城溫暖郵我”—郵政網點留守、流動兒童家園,立足婦女之家、婦兒家園建設設立留守兒童家園,專門向留守、流動兒童開展學習、心理、平安自護等方面的輔導,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呵護,讓留守兒童大社會“大家園”中感受溫暖親情。以鋪集鎮留守兒童家園為試點,推廣建立將婦女小組成員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活動,不定期組織愛心志愿者開展“圓夢”及走訪慰問活動,有40多名留守兒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扶。
文/圖 半島網 黃超 通訊員 趙珊珊 王倩
[編輯: 楊其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