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練習柳腔表演。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 今年上六年級的邵菲已經學習柳腔四年,《拾玉鐲》、《趙美蓉觀燈》等柳腔經典劇目她信手拈來。記者了解到,即墨市第四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柳腔,登臺唱柳腔。記者從第四實驗小學獲悉,柳腔已經成為他們的校本課程,希望通過柳腔的學習讓孩子們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將柳腔這一即墨特色劇種傳承下去。
“趙美蓉進燈棚,丁字步站街中……”在實驗四小的舞蹈室內,十幾個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演繹了一段《趙美蓉觀燈》的一段經典曲目。記者看到,這些同學不僅唱腔到位,而且身段優美。“喜歡柳腔,學習柳腔的課上著真開心。”四年級一班的姜菲告訴記者,她已經學習柳腔快兩年了,現在可以唱好幾個柳腔片段。“家里人特別喜歡我學柳腔,每次表演的時候全家人過來支持我。”姜菲高興地說。
記者從第四實驗小學了解到,柳腔被作為一門小本課程,在全校普及。四小的副校長孫云澤告訴記者,學校從三年級開始教學生們柳腔知識和唱柳腔,學校里自己編的教材,在音樂課上將柳腔的歷史、經典的片段 、里面的角色和一些行當唱腔知識全部教授給孩子們。
“剛開始孩子們可能不太了解柳腔,對柳腔的學習沒有那么積極,但是大約過半年后 ,孩子們對柳腔入門了,也就入迷了。”音樂老師馬守英告訴記者,柳腔的唱段里面融合了即墨的方言和即墨的本土文化,學習柳腔的過程也是對即墨傳統文化的學習。
記者了解到,即墨市柳腔劇團的老師們在每周三的下午來到學校為孩子們指導柳腔,這讓孩子們的柳腔表演進步迅速,不少四小的學生登上了舞臺表演。看到孩子們的表演,不少家長喜出望外。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沒有想到孩子能唱柳腔,家里老人也喜歡柳腔,在家里祖孫倆常常一起表演。
“傳統文化要從娃娃抓起,看到孩子們對柳腔的熱愛,我們感到很欣慰。”即墨柳腔劇團的團長于正建告訴記者,即墨柳腔是一個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地方劇種,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柳腔需要孩子們和青年人的加入。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49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