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5月16日消息 高考語文是個讓考生又愛又恨的科目,因為語文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科目,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科目。高考數學區分度明顯,題目難度大、題目數量多,有一些考生在考試結束后甚至直接被“考哭”。如何利用好余下的復習時間?5月16日下午2點至3點半,青島19中語文高三集體備課組長王秀芝,數學教研組長李洪云做客半島網談,支招
2014高考。
青島19中語文高三集體備課組長王秀芝,數學教研組長李洪云做客半島網談
語文篇:回顧高考作文 熟悉設題類型 語文科考試是高考科目的第一門,而高考作文又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對于高考語文的復習,王秀芝建議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首先應該回顧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熟悉設題類型。同時,借鑒優秀作文,學習他們巧妙的布局謀篇和獨到深刻的論證分析等。切忌死記硬背整篇的優秀作文,因為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立意。
其次,考前審題訓練必不可少,因為準確的立意是寫好作文的基礎與關鍵。要想準確立意,需要學會抓取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另外,不同類型的審題訓練力爭全面不遺漏。典型新穎的素材積累要豐富充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大量的素材積累,寫作才會游刃有余。
至于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王秀芝認為,考生應該充分儲備與現代文閱讀相關的知識,如段落的作用、題目的妙處、語言特點、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人物描寫的方法等。此外,經典重溫,梳理歸納四個題的設題方式及變式問法,明確答題思路。因為現代文閱讀今年變為選考,所以不同的文本力爭都做到心中有數。
關于文言文閱讀,王秀芝建議考生回歸課本,重讀經典篇目,如《勸學》、《師說》、《鴻門宴》,《赤壁賦》、《六國論》等等,在重讀中鞏固常見文言知識的積累,尤其是熟記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和方法要牢記于心。翻譯文言句子一定不能脫離語境。考前要堅持文言文做題訓練,通過做題發現丟分原因,及時作出彌補。
數學篇:穩中求對 對中求快 高考數學有時因為題目難度大、題目數量多,考生可能出現答不完卷子或者能答完卷子,考完后卻發現越是簡單的題目丟分反而越嚴重的情況。對此,李洪云表示,考生在考試中不應該刻意追求速度或時間分配,因為這樣往往造成不應有的緊張感,影響發揮,甚至造成不應有的失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穩中求對、對中求快,把會做的題目做對,不丟分就等于多得分。
“簡單題丟分往往不是因為知識點不會造成的,主要是粗心、運算失誤、考慮不全、推理不嚴、表達不規范,也就是通常說的‘會而不對、對而不全’。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同學在模擬訓練中,注重細節和規范訓練。”李洪云建議,考生在考試的時候要把看似會做的題目做對。
“其實關鍵不是考試時的仔細認真,而是平時考生對自己存在的問題要‘較真’。”李洪云表示,在考試前這段時間里,考生應該把每一次模擬訓練當做考試來對待,要注重限時訓練,對會做的和容易題目要落在實處,訓練時突出問題診斷、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是知識性問題、運算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技巧性問題、閱讀性問題、還是習慣性問題,然后尋求解決方案。
對于不能全面完成的題目,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缺步解答。將疑難的問題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每進行一步,就可以得到一步的分數。第二,跳步解答。如果題目有兩問,第一問答不上,可以以第一問為已知,完成第二問,也會得到相應的分數。對于選擇填空題,要小題小做簡單做,要多用數形結合、特殊值驗證法等技巧,節約答題時間。
訪談實錄 文/圖
徐圓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