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珠海路街道集聚6項非遺 給新春帶來文化味兒

2018-02-08 06:54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范玉芬(左二)在教孩子們捏泥塑小狗。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報道

  半島都市報2月7日訊 2月7日上午9點,市南區珠海路街道“探尋傳統文化 歡慶幸福新年”新春體驗活動在春鴻九藝術館火熱開啟,6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齊聚一堂,給新春帶來了濃濃的文化味兒。

  當天上午9點,一進春鴻九藝術館大門,每位前來體驗的居民首先會領到一張“幸福文牒”,作為參與活動的通行證。“文牒”上印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社會主義價值觀的12組詞。

  “我們準備了皮影、剪紙、拓印、中國結、燈籠畫、泥人這6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場體驗活動,市民們每體驗一項,就能蓋上一個印章。”珠海路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另外,簽到、參與投票以及穿插其中的各種小活動,則能獲得另外6個印章。

  現場的市民一拿到“幸福文牒”便紛紛跑向體驗區,先到漢服體驗區換上喜歡的漢服,學著古人的禮節,再跟著老師學做皮影、拓木版年畫……每完成一項體驗,大家都要印上一枚印章。那這12枚印章都集齊了,有何用處呢?

  記者從街道工作人員那了解到,雖然集齊印章沒法召喚神龍,卻可以“召喚”小狗,“我們準備了100只紅色的小狗作為吉祥物,市民拿著集齊印章的‘文牒’兌換,就能把小狗帶回家過年。”面對這一新穎的形式,10歲的高上小朋友坦言自己非常喜歡,“這可比直接送有意思多了!”

  除了此次“探尋傳統文化 歡慶幸福新年”新春體驗活動,珠海路街道還開展了“揮毫迎新春 墨香潤珠海”十九大春聯征集活動,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新春對聯中,30多副作品表達了居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接下來,街道各社區還將開展多樣的迎新春活動,為“時尚珠海 幸福家園”添色彩。

  現 場 20多只小泥狗演繹“戌狗賀春”

  戊戌狗年,小狗必須是主角。在捏泥人體驗區,20多只形態各異的小泥狗喜氣洋洋,其中一只黑白相間的小狗昂首挺胸,“手”舞指揮棒,而它對面,則有20多只模樣相似、形態各異的小狗整齊列隊,前方兩排共8只小狗在熱烈地吹著喇叭,頭向上昂著,動態十足。而在其后的,則是小狗“合唱團”……這群憨態可掬的小狗,讓不少小朋友流連忘返,“奶奶、奶奶你教我捏一只小狗吧……”不少小朋友期待地喊著。而他們口中的奶奶,就是今年82歲的范玉芬。

  范玉芬是一位退休物理教師,她告訴記者,她從猴年開始創作生肖主題的泥塑,“當時做了40多個猴子。”去年捏了20多只雄雞,今年,當然要捏小狗,“一共20來只。”

  在當天的體驗人群中,來自于阿爾巴尼亞的Lisa引人矚目,她到中國也就四個月,第一次置身于這樣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興奮得停不下腳步,畫燈籠、做皮影……每體驗一項,她都要嘖嘖稱奇一番,而她覺得最有趣的是皮影。當天,76歲的劉尚儀在現場教授大家皮影制作,并帶來了一幅長達4.4米的《青島年俗》剪紙長卷,博得市民陣陣稱贊。  

  活動現場,還有一位年輕的老師,1992年出生的馮豪達,在教孩子們手繪燈籠。在教孩子們的同時,他會講燈籠的歷史,講民間的紗燈和宮廷的宮燈,“寫在燈籠上的‘福’字我用的是秦小篆,由此我會給他們講李斯、扶蘇的故事。”這些課堂上可能覺得枯燥的知識,在玩玩鬧鬧中傳達給孩子,“其實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