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濟南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金融配置功能、物流集散作用、創新帶動能力都在增強。
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5211.9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列全省第5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增幅列全省第4位,是近10年來的最好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8.5億元,增長11.6%,增幅列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3075.2億元,增長16.7%,增幅列全省第1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增長6.6%,貸款余額增長11.8%,貸款余額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全省最低。中央商務區集聚金融服務機構近70家,5大標志性項目1個開工建設、3個實現落地。
在物流方面,濟南入圍供應鏈體系建設全國重點城市,傳化泉勝公路港和綜合保稅區國際物流園列入全國首批貨運樞紐規劃,蘇寧、京東等區域性物流總部落戶濟南。
科技金融大廈和科創交易大平臺建成投用,中德技術研究及產業轉化中心、中關村領創空間、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山東分中心等重大創新創業平臺落戶,山東工研院首批5家創新中心成立,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引進工作扎實推進。“人才新政30條”加緊落實,管轄全省11個城市的濟南知識產權法庭成立,17家單位在我市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今年前三季度,濟南的發展環境還有了很大的優化。研究制定“十最”政務環境實施意見,首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服務事項向社會公布,村(社區)開具證明材料清理壓減到15項。工商登記由“五證合一”擴大到“三十一證合一”,各類企業數量增長21.4%,其中民營企業增長23.1%。二是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突破。六大投融資平臺整合組建完畢,百億級產業發展基金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5家企業簽訂4300億元的投資合作,100億元教育發展基金將為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提供新的助力。三是開放發展成果豐碩。引進市外投資增長29.5%,新簽省外招商項目總投資2440億元,新簽世界500強企業外資項目總投資62.4億美元,微軟、甲骨文、英國石油等重點項目簽約落戶。四是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基本建立。政務誠信得分居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第5位。
在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濟南關停搬遷東部老工業區工業企業14家,“散亂污”企業取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實施氣代煤、電代煤9000余戶,揚塵治理力度持續加大。9月份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8%,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空氣質量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的排名前移到第60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完成總投資的81%,37處黑臭水體整治已完成27處,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持續改善。
在治堵方面,濟南城市軌道交通R線完成土建及征收拆遷產值31億元;“高快一體”快速路網即將陸續建成通車,二環西路南延高架路、工業北路高架路試通車,截至目前,我市已經建成快速路78.8公里,在建快速路26.2公里;27條丁字路和瓶頸路已經打通20條,公交線路新開通7條。按照滴滴出行發布的第三季度全國重點城市交通出行報告,濟南已經退出十大最擁堵城市行列。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