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澤群(中)、韓嘉川(右)、盧戎(左)三位作家與讀者現場互動,悉心回答每一個問題。
對話大家,領略文字之美;師從大家,增益自身之學。5月22日,半島都市報公益大講堂走進城陽活動,在城陽區職教中心學校圖書實驗樓一樓學術報告廳精彩上演,此次活動的主題為“作家的第一堂課”,當日,能容納400余人的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著名作家王澤群先生、韓嘉川先生與盧戎女士依次傾情開講,精彩演說高潮不斷,贏得陣陣掌聲,聽眾提問、簽名售書等互動環節更是氣氛熱烈。
難得一見,三位文壇大家傾情開講
此次大講堂開講嘉賓團可謂是“大咖”陣容、難得一見,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央電視臺特邀作家、山東省作協委員、青島市文聯委員、青島市文聯創作研究室主任、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教授),王澤群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青島文學》副主編、青島市文學創作研究院副院長、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韓嘉川先生;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文聯簽約作家,盧戎女士。
“今天到場的讀者這么多,現場氣氛這么熱烈,這是我萬萬沒有沒想到的。”盧戎女士一進會場便感慨道?!瓣柟庹赵诖巴獾牧鴺渖?葉片綠得發亮。在這兒,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表n嘉川先生在開講前對記者說道。
成長需要交流,成長需要給養,而與大家的交流,將讓我們在受益匪淺中尋找到可能的捷徑;來自于大家的給養,將讓我們在雨露滋潤中尋覓到更高的躍升。活動現場,三位文壇大家分別從“文學漫談”、“從幼年開始的閱讀”、“寫好一篇文章的‘訣竅’”等角度切入,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共同給予了城陽地區喜好文學的市民,尤其是喜歡寫作、有文學藝術追求的青少年一次絕佳的自我成長機遇。
不虛此行,400余位讀者傾心聆聽
這么多人啊,幸虧早點過來,可以往前排坐一坐?!被顒赢斕煲淮笤?距離講座開始還有1個多小時,400余位讀者就紛紛早早地來到了學術報告廳,以搶占最佳聽講的“有利地形”。他們中有熱愛文學的城陽市民,有三位著名作家的傾慕者,當然更多的是包括半島都市報小記者在內的城陽的中小學生、大學生,還有陪孩子一起來聽課的家長們。
“說實話,本意真的是陪孩子來聽的。周四那天在《城陽新聞》上看到這周有公益大講堂,還有這么多著名作家來講座,覺得一定要帶孩子來感受下。今天,老師們的精彩演說讓我也找回了上學的感覺,記的筆記比兒子還多,今晚我們打算回去一起交流一下學習心得?!弊x者姜女士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厚厚的講座記錄。
“如果今天不來,損失大了。讓我受益的不是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作為家長的我應該怎樣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家長說。作家們的話語深深地震撼了他、影響了他,一直以來他對孩子的要求都非常嚴格,特別是讀書,但他自己一年到頭卻從沒讀過一本書。講座之后,他計劃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學習。
公益大講堂將繼續讓“大家”走向大家
城陽作協主席秋窗女士在致辭中表示,城陽包括周邊即墨地區,是我們古老膠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遙遠的不其文明、龍山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從學校開始,從家長覺悟開始,從我們作家對社會責任的擔當開始?!懊褡宓膹团d與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青少年的知識面再擴大,需要我們去注重青少年的文史教育,引導和培養孩子有更廣闊的閱讀范圍和更豐富的文藝興趣。”秋窗女士同時說道。
半島都市報公益大講堂,是半島都市報創辦的一系列公益活動當中的拳頭品牌,在青島市區一般逢周末開講,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與學者親臨授課,品牌影響力深入島城,為眾多市民所喜愛和追隨。四年來,半島都市報《城陽新聞》與城陽市民守望相隨、風雨相伴,并將公益大講堂從市區引入城陽,作家進校園、動漫初體驗……一次次活動的舉辦,為城陽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文化與藝術的饕餮盛宴,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文藝風潮,豐富并增強了城陽區的文化生活與氛圍,廣受認可與好評。
時光漫長,道路寬廣。對于文學的熱愛與追求,我們不會停止;對于成長的期盼與渴望,我們不會停歇;而半島都市報公益大講堂對于文學的關注和成長的助力,也不會停息。
[ “大家”談 ]
王澤群:與文化有益、民族有益的影視作品才值得看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學?當代影視文化的思考和讀者觀看的建議有哪些?當日講座上,王澤群先生以文學漫談的形式與讀者進行了分享。王澤群先生認為,文化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品質,民族本質是文化的體現,是人性的修養?!拔膶W主要體現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我認為,一個人是教授,他經常隨地吐痰,那就不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若一個人是農民,干完活身上很臟,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他怕弄臟座位選擇站著,這就是有文化的表現?!彼谘葜v中說道。
演講最后,王澤群先生談到了電影電視文學?!爱斀耠娪拔幕龅搅颂魬?很多抗日神劇的出現腐蝕著人們的心靈,編劇把戰爭寫得太簡單了,也不符合歷史,像手撕鬼子的橋段嚴重脫離歷史。其實,戰爭是很殘酷的,人們長時間看抗日神劇會對歷史產生誤解”。王澤群先生在電影電視文化圈子里待了30多年,對影視文化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建議大家去看看《巴山夜雨》、《早春二月》等影視作品,與文化有益、與民族有益的優秀作品才是值得看的。
韓嘉川:閱讀,要回歸文化和文學本質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文學是迷人的,但也是浩瀚迷離的,想要真正走進去、鉆進去,我們必須先從閱讀開始。大講堂上,韓嘉川先生與現場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了他關于閱讀的心路歷程。
“閱讀要從幼年開始,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表n嘉川先生首先對當下網絡中的一些兒童詩,以網絡上流傳較廣的9歲男孩梁勝杰的《如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為例,結合了詩歌的表現形式和詞匯藝術給予了分析與闡述。
關于在閱讀中如何挑選好書這個話題,他表示好書是有自己思想,是能夠給予閱讀者精神愉悅感受并培養遠大志向及愿望的?!伴喿x要回歸文化和文學本質,閱讀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可輕視的。孩子的閱讀要具有真實性、準確性,家長應引導孩子讀好書,根據孩子的生長階段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進行閱讀?!表n嘉川先生關于閱讀教育的觀點和建議得到了現場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同。
盧戎:寫好文章沒有捷徑,但是有訣竅
你們有過寫作發愁的經歷嗎?你們有過相當作家的夢想嗎?”大講堂上,盧戎女士以一個互動問題開始了她的演講,“其實,寫作文首先要做到有話可講,其次才是扣題。只有平時多練習寫作才能做到有話可說,字數才能保證,想要把作文寫得有思想有深度就需要多閱讀”。
她建議家長多讓孩子讀一些科學、歷史類的書籍,多了解歷史,寫作才會有縱橫感;還要多讀哲學,哲學可以讓人變得深刻;讀童話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讓孩子們保持一顆童心,學習到童話中的道理;而科幻類的書,可以拓展孩子們的想象力,讀詩歌欣賞力會得到提升。
“當然,寫作要培養興趣,首先要喜歡寫作,再就是要勤于思考,多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真情實感寫出來就可以了。舉一個例子,根據一個杯子寫一篇3000字的作文,即使把杯子詳細地描繪出來也只有二三百字,怎樣才能寫出3000字呢?其實,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加入自己的經歷,這樣可以寫的素材就很多了,也不會為字數發愁了”。
文/本報記者 陳天 高勇男 欒英杰 丁霞 圖/本報記者 趙偉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