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電信詐騙泛濫公安部出重拳 3個月破案2.7萬起

2016-03-04 08:33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圖/宋成勇



  近期上映的電影《一念天堂》中有一個關于電信詐騙團伙作案的片段,男主人公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的情節令觀眾感到特別熟悉。據介紹,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5年1月至8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31.7萬起,同比上升31.5%,群眾損失已近百億元。一張桌子、一部電話的傳統詐騙模式已成老黃歷,電信詐騙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解決電信詐騙問題,需多方圍剿、人人喊打。2015年11月,公安部聯合22個部門組織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2.7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432名,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

  島城企業財務人員頻中招

  2015年1月初,青島某公司老板李某到新西蘭出差,第二天,公司財務人員孫某看到其老板李某在QQ 上發來的信息:“在不在辦公室?”“在!”孫某立即回答。“我朋友在新西蘭遇到點麻煩,急需用錢,你馬上給我打50萬,我把賬戶發給你。”老板發過來一行字后,立即傳來一個Word文檔,里面有詳細的姓名、賬號及開戶行名稱。孫某立即通過網銀進行了轉賬。一個小時后,老板李某打來電話,孫某趕緊問老板匯款收到沒有,李某質問為何匯款,并表示自己根本沒有通過QQ 要求孫某匯款。這時孫某才發現上當并立即報警。經警方偵查發現,這50萬在孫某轉走后約半個多小時,已在多地的自動取款機提走現金。

  2015年12月21日凌晨,即墨某機械公司會計邱某突然接到一條微信好友添加提示,一看竟是“公司老板”,沒多加考慮立即添加為好友。第二天上午,邱某就收到了“老板”的指示,“你先轉139萬元到深圳市某貿易公司。”邱某沒有懷疑就將139萬元匯進了“老板”指定的賬戶。事后邱某聯系老板發現上當。

  警方偵查發現,嫌疑人騙取的139萬元經3次網銀轉賬至建設銀行深圳分行韓某的賬戶內。在深圳警方的協查下,即墨警方最終成功將139萬元全部追回。

  詐騙過程照劇本進行

  2月24日,廣州警方從泰國曼谷押解14名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回國。這個團伙近3個月群呼245萬余個詐騙電話,涉及案件300多宗,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

  經查,這個跨境特大電信詐騙團伙的主犯主要是中國臺灣籍人,在大陸招募人員,持旅游證件入境泰國進行網絡電話詐騙。詐騙過程分工明確:一線冒充電信客服人員,二線冒充公安民警,三線冒充檢察官,整個過程按預先寫好的劇本進行。

  一張桌子、一部電話的傳統詐騙模式已成老黃歷,電信詐騙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有專門負責打電話詐騙的,有負責開卡、轉賬的,有專管技術維護的,也有負責后勤保障的。

  警方發現,從最初群發短信虛構中獎、房租匯款到網銀升級、郵包藏毒、退稅補貼,再到機票改簽、冒充公檢法機關、冒充稅務人員、偽造網上通緝令,電信網絡詐騙花樣不斷翻新、越來越精準,不少詐騙團伙已經從“亂槍打鳥”升級到“精準下套”。通訊信息詐騙案發量呈爆炸式增長,破案率卻很低,這也令詐騙行為更加猖獗。

  警方破案還需多方合力

  據嶗山公安分局劉警官介紹,類似的金融詐騙類案件偵破起來需要的人力物力巨大,長期以來,在金融領域追蹤涉案賬戶、凍結涉案款項時,障礙多、手續繁,電信詐騙所涉錢款一旦被轉移,想找回來猶如大海撈針。

  記者了解到,2015年,廣東廣州、浙江杭州、福建廈門等地警方主動成立反詐騙中心,堵住資金流、信息流,及時止付、快速預警。反詐騙中心成立后,警方、銀行、通訊運營商聯合,接警民警和通訊運營商專員同處一室,從接到舉報到封堵實現“秒殺”;接警民警與銀行專員一墻之隔,只需喊一嗓子就能完成極速凍結。記者了解到,2015年6月,山東首家“反信息詐騙中心”在濰坊青州成立。目前,公安部與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先后建立電信詐騙涉案賬戶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打擊“偽基站、黑電臺”工作機制、詐騙電話通報阻斷機制等。

  重點打擊7個詐騙集中地

  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是典型的遠程非接觸性犯罪。犯罪分子借助發達的現代通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手段,將撥打詐騙電話窩點、網絡詐騙平臺窩點、地下錢莊窩點藏匿在不同國家、地區,實現跨地區、跨國、跨境大范圍大跨度犯罪,偵破難度加大。

  2015年11月,23個部門組織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在有關成員單位支持下,公安部先后組織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公安機關,聯合香港、臺灣警方,共同派工作組赴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泰國、老撾、馬來西亞等國,聯手當地警方偵辦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53名,破獲電信詐騙案件4200余起。自2015年11月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2.7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432名,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

  針對地域性職業電信詐騙犯罪猖獗的情況,專項行動確定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西省余干縣、湖南省雙峰縣、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和海南省儋州市為第一批重點整治地區,組織開展“拔釘子”打擊整治工作。據媒體報道,這幾個地方以詐騙為生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形成了全村參與詐騙的產業鏈。3個多月來,7地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303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10名。

    ■聲音

    運營商應確保來電顯示號碼真實


  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或改號平臺,能實現號碼的任意更改。在更改號碼的案件中,不少犯罪分子將租賃服務器設在境外,再接入國內通信網絡,利用VOIP網絡電話、任意顯號軟件、改號軟件等,使不少受害者都是因來電顯示為公檢法等權威機關號碼,因而放松警惕導致上當受騙。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來電顯示不保真”案件中,運營商往往并不擔責或僅承擔少部分責任,遭改號電話詐騙的用戶只能自擔損失、自認倒霉。不過,隨著通過改變號碼顯示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件日益多發,有些電信詐騙受害人也通過訴訟手段爭取回一定損失。

  2013年10月,73歲的楊先生被篡改主叫號碼的詐騙電話騙走48萬元,向法院起訴提供“來電顯示”服務的運營商。2015年10月,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電信運營商賠償楊先生損失1萬元。此案成為我國首例電信詐騙受害者告贏電信運營商的案例。這起案件的判決給運營商等部門履行安全監管、源頭防范通訊信息詐騙敲響了警鐘。

  無獨有偶,因電信詐騙狀告運營商的官司打了快兩年后,張女士終于拿到判決:被告某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服務不準確擔責20%,賠償張女士財產損失8.9萬元。

  2014年4月,張女士接到經改號軟件造假的銀行客服、公安、檢察院一系列電話,后信以為真將自己的網銀密碼告知對方,隨即被轉走44萬元存款。

  張女士認為,自己是因來電號碼顯示確實是銀行和公安局才一步步受騙。2015年11月,法院判決認定,被告通信公司提供服務不準確與張女士的財產損失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應當承擔20%責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張作華表示,來電顯示失真可以算是網絡侵權的一種,如果電信公司對消費者的來電顯示收取了費用,就應該承擔起來電顯示保真的義務。

  “這樣的詐騙號碼有一個特點,在手機上接聽后,大部分直接按回撥鍵是播不通的,但是如果按照來電顯示的號碼,重新再在鍵盤上手動輸入一次,電話便能轉入對應的真實機關單位。”嶗山公安分局劉警官提醒,如果接到類似電話,可照前述方法回撥以檢驗真偽,以防上當受騙。

  文/記者 李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電信詐騙 破案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