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月20日訊(記者 魏海洋) 20日下午,市南區教體局在寧夏路小學召開家校合作促進工作會。今年,市南區將啟動南京路小學重建工作,下學期南京路小學的學生就將分流到二中分校和寧夏路小學上學。
“2015年,市南區投入9.54億元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南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方凱說,2015年,全國首所中德合作節能示范項目學校—— 寧夏路小學啟用。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保障品質教育均衡發展,市南區今年將推進寧夏路第二小學、燕兒島路第一小學擴建工程,完成南京路小學主體建設,明年將正式啟用。
記者了解到,從寒假過后的下學期開始,南京路小學的學生將分流到二中分校和寧夏路小學兩個校區上學,本周學校將舉行這學期的休業式,休業式結束后老師會組織到這兩所學校熟悉環境,下學期學校將在這個校園里開學。據介紹,分流到二中分校的將是一年級、二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到寧夏路小學的則是三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寧夏路小學是1月份剛啟用的新學校,供南京路小學孩子們使用的班級門口已經掛上班牌。
2016年,市南區還將加快推進中小學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實現100% 中小學無線網絡全覆蓋、3D打印機覆蓋、電子書包應用覆蓋。“我們正在擬定《市南區“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今年將著重開發建設‘市南E課’資源。”孫方凱表示,2016年擬建設以微課程、精品課例、同步解析、學法指導、精品試題等為主要內容的學習視頻資源庫,并通過“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個渠道進行共享,廣泛應用于課堂常態教學與學生的日常學習。
市南區還將完善第三方評估制度,借助信息化平臺,對中小學、幼兒園三年發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終結性督導評估,指導學校、幼兒園做好五年發展規劃,引領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2016年還將推進體育“1+x”工程,推進奧運項目進校園活動,落實陽光體育活動,為全區所有中小學校配齊體質健康測試器材。
還將積極探索舞蹈和戲劇進課堂的有效途徑,試點學生藝術素養測評工作。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力爭年內50% 以上的學校都有學生專利。啟動中小學生“視光檔案”項目,繼續開展“口腔健康進校園”活動和“陽光亮眼計劃”。
■數說教育
市南普高升學率53.63% “自2014年起,市南區教體局每年為全區每所公辦學校撥付經費3萬元,專門用于為學校家委會配備基本工作設備。”在會議中,市南區家促會會長張麗英說,截至目前,市南區所有中小學校積極為家委會提供了辦公場所和辦公條件,并駐校辦公,保障了家委會工作的正常開展和駐校辦公制度的有效落實。
投入約1000萬元完成16所學校約4.5萬平方米校舍、場地維修、供暖改造等工作。撥付1100萬補貼學校食堂經費,新增14所市級標準化食堂,全區市級標準化食堂總數達到26個,占全區學校食堂的96.3%,中小學生可以在學校吃到健康營養的午餐。市南區還投入960余萬元,為區屬中小學免費配發學生制服裝3.5萬套。
據悉,2015年中考,市南普高升學率為53.63%,直升推薦成功率近70%。區域33%的學校成為市海洋教育特色學校,100%學校成為市現代化學校,省、市規范化學校增至35所,占學校總數的95%。
市南區2015年啟用了2所公辦幼兒園,新增了14個班420個普惠學位,投入500萬元為13所局屬幼兒園改善園舍條件和更新設施設備。“2015年,市南特殊教育學生生均公用經費達到17000元,比2014年提高了136%,居全省首位。”孫方凱說。
記者 魏海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