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距離24節氣中的 “寒露”還有近一月,寒露蜜桃卻熟了。記者昨天從主產地城陽夏莊西石溝社區獲悉,今年寒露蜜桃獲得大豐收,均價比去年降1元,目前已大量上市,采摘期將持續到月底。
吃寒露蜜正是好時候 走進西石溝桃園,紅艷的桃子掛滿枝頭。“寒露蜜這個品種抗寒、耐干旱,但不抗澇。”當地果農說,今年氣溫高、雨水偏少,加上病蟲害少,總體來說產量獲得豐收。9月初就陸續成熟,目前已大量上市。
從4月中旬開始坐果,到9月中下旬成熟,生長期長達5個多月,而且秋季晝夜溫差大,使得這個品種甜度高、口感好。“但是,寒露蜜成熟前最怕雨水,喜歡持續晴天。”果農說,目前晝夜溫差大,正是桃子持續增加糖分的時候。普通桃子成熟期一般只有半個月,而寒露蜜可持續一個月,采摘期將一直到9月底。
外地桃沖擊價格普降 在西石溝社區大街上,果農們將摘下的新鮮桃子擺成各種造型,攤位前,前來采購的商販絡繹不絕。小個的四五兩,大個的一斤多。根據桃子的個頭和質量,批發價每斤在3元到4元之間,均價比往年低了1元。
社區工作人員說,寒露蜜原產嶗山,是省內晚熟桃的代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引入西石溝,被大面積推廣種植,社區素有“寒露蜜之鄉”的美譽。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這一品種陸續被省內外其他地區引入,多地有大面積種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寒露蜜多數來自外地,受外地桃的沖擊,這幾年價格普遍下降。
果樹種植遇“青黃不接” “社區種植寒露蜜最多時達上千畝,且是唯一品種。”工作人員說,近幾年,為了豐富品種、拉長采摘時間,才陸續引進一些早熟品種。2000年以后,由于連年種植土壤質量下降,加上多數桃樹樹齡偏高,產量逐年下降,同時,受氣候、價格等不穩定因素影響,果農種植熱情下降,目前成樹只剩下300余畝。
“2001年,價格最低時每斤只有1.6元,近幾年價格上升,最高時每斤7元。”工作人員說,果樹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加上社區扶持,這兩年果農又紛紛擴大種植,但新樹尚未長成,一時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為此社區多次聘請農業專家上門,向果農傳授種植技術。
(記者 王濤 攝影報道)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