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6月15日消息 日前,一家以鐵路為特色的文化館在市南區金門路街道漳州路社區“落地生根”,館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職工制服、探照燈、肩章等琳瑯滿目,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鐵路文化的老物件都是居民無償捐獻的。
漳州路社區前身為青島鐵路分局家委會,現在社區的66個樓座,其中有43個為原先的鐵路職工宿舍。社區主任蓋麗華說,建這個文化館的初衷,是讓社區居民有一個精神上的回歸,有個可以共同追憶往事的地方。文化館從去年10月份開始籌建,從最初的選址、規劃、物件征集,到后期的文稿擬定、照片還原、布展開館,一共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將一間社區用房改建成了特色文化館。
金門路街道利用社區獨有的鐵路文化,通過一件件反映鐵路發展的歷史實物和一幅幅珍貴的資料圖片,充分展現了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
文 孫貼靜
[編輯: 董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