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發紅包火了,病毒趕著來湊熱鬧。日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發現,在微信群或者QQ群中,經常有“假紅包”出現,可能轉發者只為了逗樂,但接收者有可能倒霉,因為紅包中可能藏著病毒。
詐騙分子可假冒用戶的朋友,通過各種社交軟件發布兩大支付平臺紅包鏈接,但實則是釣魚網站或病毒程序,用戶一旦上當,不僅個人信息會被盜取,網銀也有可能遭盜刷!
春節期間火了手機發紅包,親朋好友們建了各種微信群,專門發紅包。節日氣氛過了,但搶紅包的習慣倒是保留下來,隔三差五拋出個紅包大家搶。但日前,市民孫女士因為搶紅包手機被迫重新刷機。為什么呢?紅包竟藏有病毒。
據孫女士介紹,她跟往常一樣從群里看到有人發紅包,不過紅包的樣式跟之前的微信紅包有些不一樣,感覺有的紅包的設計和顏色變了,有的紅包旁邊直接還有網址之類的字母,有的紅包點開來之后顯示有100元,但要求是十幾個朋友轉發之后才能拿得到這個錢。
紅包形式越來越多樣,感覺讓人納悶。5月25日晚,孫女士又點擊了幾個紅包,點開來都是一場空,也沒見自己的錢包有進賬。5月26日的時候,她再點擊這些錢包,結果頁面直接變成了驚嘆號,下面附上一段文字:“已停止訪問該網頁,該網頁包含虛假紅包內容,被多人舉報。為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訪問。”
孫女士這才發覺,這些紅包很有可能是惡作劇,為了避免有的攜帶病毒,她只好預約手機售后,進行手機刷機。
朋友圈里廣為流傳的異類紅包,究竟是惡作劇還是其它呢?微信客服熱線的一位工作人員稱,根據描述,該紅包不是微信紅包。因為微信紅包不會是打開還要轉發之類的形式。
他建議網民不要輕易打開,因為這種‘發紅包’的軟件實際上是一種木馬病毒。該工作人員表示,當你打開鏈接時,對方很有可能已經獲取了用戶手機里的個人信息,包括與手機綁定的支付寶 、微信錢包、網銀等賬號及密碼等,待事后轉走你的錢財,而這一切你根本不會知曉。
據監管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來歷不明的紅包很有可能是一種木馬程序。有的需要市民點擊關注公眾賬號,而市民點擊關注這個公眾微信賬號時,對方已經獲取了你手機里的個人信息,包括與你手機綁定的支付寶、微信錢包、網銀等賬號及密碼等,待事后轉走你的錢財。目前,這種“發紅包”的新型電信詐騙已在廣東等地發案。
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如果遇到有人向你發送這種“紅包”千萬別點擊,若不慎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然后立刻修改你的網銀、支付寶等密碼,最后去正規的手機售后部門刷機或重置相關系統以徹底刪除這種木馬病毒。所以,親愛的朋友:不良紅包別發了,里面可能有病毒。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曉琳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