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2月2日消息 提起申美玲,
市南區泰州路社區的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這位看起來十分普通的阿姨,在5年的時間里為居民解決大大小小150多件事兒。59歲的泰州路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申美玲說道,“退休后,參與到社區的工作,接觸了各種人和事兒,感覺自己能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只要身體允許一定會繼續干下去。”
家在江西路22號的申美玲,從自來水廠退休后,便投入到社區的工作,支部宣傳、治安巡邏、排查調解、文明督導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為人善良和左鄰右舍結下了深厚友誼。作為泰州路社區第二片區支部書記,她對片區發生的事,都像對待自家的事樣樣都管,處理問題又公平,大家都很尊敬她,有事兒也愿意找她商量、與她談心……她是社區的
義務調解員,促成鄰居和睦,家庭和諧。鎮江路103號的居民家庭矛盾突出,80歲的老母親離家搬走,申美玲得知此事馬上到老人家中調節,經過一周的反復上門勸說,老人心中的結解開了,申美玲主動幫助老人收拾行李搬回家住。江西路97號3單元103戶下水道漏水,與樓上居民產生矛盾,收不齊修理下水道德費用,申美玲到現場了解事情后挨家挨戶游說,經過多次的調節,終于將事情解決。江西路20號2單元102戶因樓上漏水影響生活,樓上的鄰居拒不承認,雙方都不讓步十分僵持,申美玲上門多次,還被拒之門外,但她不放棄向社區反映,請專業人員到現場測試漏水的原因證明了漏雨的源頭2樓的住戶對房間的地面進行修理,兩家握手言和。
像這樣的事兒還有很多,為了調節糾紛經常顧不上吃飯,剛剛做上飯接到居民的電話或者上門找她幫助的人,馬上放下手頭的事兒先為居民解憂。有時晚上出門散步看到申美玲調解回家的身影,一年內協助社區調解了幾十件戶家庭糾紛,使斗氣夫妻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家都發自內心的尊敬她。有的時候正在家里做飯接到老人的電話馬上放下手頭的事兒趕到現場解決。
“創城”期間,她身體不適,但仍堅持參加志愿服務,勸導行人不要橫過馬路沖紅燈;到小區周邊網吧督查,禁止未成年人泡吧等。她還幫助和指導新到崗的志愿者盡快熟悉情況,共同做好文明督導工作。她以極其專業的表現、敬業的態度、樂觀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敬。
文/
孫貼靜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