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院耳鼻喉科接診鼻腔中有異物的患兒,取出的異物有電池、紐扣、葵花子、西瓜子、藥片 、花生、大豆、衛生紙團、塑料片,以及各種家里、外界所能接觸到的小物品等。”近日市婦兒醫院發布的這條微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調查,該院今年至今共接診100多例鼻腔異物患者,平均每周接診1~2例。專家提醒家長,當寶寶流膿臭涕,特別是單側鼻孔出現此種癥狀時,應特別警惕其鼻腔異物的可能性。
3歲男孩強強(化名)的父母在家照看孩子時,發現孩子既沒感冒發燒,也沒流鼻涕,卻鼻塞了,并且只有右鼻孔不通氣 。后來孩子鼻塞嚴重了,連說話聲音都變了,父母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經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劉玉欣主任診斷,強強的單側鼻塞竟是因為里面有一枚直徑約1cm的
紐扣電池,而這枚電池在孩子
鼻子里已經“住”了8個小時!由于電池在鼻腔內放置的時間太長,孩子的鼻黏膜也被嚴重燒傷。
城市信報記者了解到,像強強這種情況的并不少。青島市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戰晨光介紹,本月中旬就有個2歲男孩明明(化名)把松子塞進了鼻子。而當天共有兩個孩子來醫院取鼻腔異物,所幸發現及時,都無大礙。
劉玉欣稱,孩子鼻腔塞進異物是常見的急診疾病。醫院平均每周接診1~2例,截至目前,市婦兒醫院共接診鼻腔異物患者100多例。從接診的患者看來,2~5歲的學齡前兒童較為集中。并且鼻腔中取出的異物品種非常豐富,有電池、紐扣、葵花子、西瓜子、櫻桃核、塑料球、藥片、花生、大豆、衛生紙團、塑料片、圓珠筆帽、橡皮泥、小石子、玩具小零件,以及各種家里 、外界所能接觸到的小物品等。
劉玉欣介紹,兒童鼻腔異物的危害性比較大,往往是寶寶塞入異物后怕家長批評責罵,所以不敢說,或者寶寶太小,不懂得如何表達,家長也不注意或想不到有這種可能性,導致異物長時間存留而造成周圍黏膜組織的炎癥反應,加之有些異物本身有腐蝕刺激的特性,如電池、藥片、藥物膠囊等,對人體危害特別大,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除了這些,鼻腔異物如不及時取出,不僅會妨礙呼吸,而且會使鼻腔黏膜充血、糜爛、破潰,從而引起鼻腔出血、流鼻涕以及鼻臭等癥狀,少數異物還有可能到達鼻腔深部,有墜入喉 、氣管、支氣管的危險。有些孩子害怕被家長批評,“隱瞞”半年才被發現,鼻腔內的異物此時已經成了結石。“如果這些異物經后鼻腔掉入喉、氣管、支氣管造成肺部感染,后果會很嚴重?!睉鸪抗庹f。
劉玉欣提醒家長,當寶寶流膿臭涕,特別是單側鼻孔出現此種癥狀時,應特別警惕其鼻腔異物的可能性。
首先要從源頭隔絕,將細小圓球狀物體放到兒童不易觸及之處。其次在源頭隔絕基礎上應當多加看管。孩子不可控性太強,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舉動時應及時制止并予以教育。
戰晨光還建議,家長應該教會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時要能及時說出來,不要因為害怕批評,延誤治療時間;而且,一旦發現異物已進入鼻腔并無法取出時,一定及時送孩子去醫院就醫,切勿在家自行硬取,家長幫忙很可能越幫越忙,盲目用鉗夾,導致異物進一步被人為‘送入’鼻腔深部,甚至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等危險情況。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同時,家長要安慰孩子不要害怕,盡量不要引起孩子哭鬧抽泣;若有異物樣品,最好攜帶并展示給醫生,以便醫生幫助順利取出。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