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目前
中韓街道辦事處仍有一些居民處于半城市化半農村的轉型狀態,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各種矛盾問題凸顯,社區管理和服務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盲區。為了惠及廣大居民,推進城市化進程,中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探索基層工作新路子,創新社會管理新模式 ,著力打造了八大新型服務社區。
據了解,中韓街道辦事處按照服務半徑1.5~2公里的規模標準,將街道49個社區優化整合為金嶺、石老人、山東頭、麥島、埠東、中韓、張村河、枯桃等8個
新型社區。其中,金嶺、石老人、枯桃3個新型社區先行試點,第二步再完成麥島、埠東、中韓、張村河、山東頭其他5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8個新型社區建成后,在每個社區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居民小組-樓長-居民”五級網格服務體系,打造“金字塔”式高效管理運行模式,將人、物、事、組織等全部納入網格進行管理,實現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
中韓街道辦事處將勞動保障等
業務下放到新型社區后,居民有需要的就可以拿著資料到戶籍所在的社區服務中心辦理,不用再擠公交、排長隊,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據了解,下放的勞動保障業務主要包括退休認證、青島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收費、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受理自謀職業扶持金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受理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保險補貼申請、辦理失業人員退休、自謀職業人員小額貸款貼息等。
在社區服務中心辦理勞動保障業務只是社區服務中心可以解決的問題之一。記者了解到,中韓街道在后續會下沉百項業務,更加方便社區居民辦事。針對如何提高新型社區的服務水平,中韓街道對居民關心的公共服務、消費信息等6大類59項內容展開了調查,根據居民需求,及時調整服務方向。并且在新型社區成立7個日間照料中心,同社會組織合作,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務。發展到現在 ,已經打造了“石人實事、實摯惠民”、“一埠到家”、“博愛陽光、真情永續”等8個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服務品牌。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劉曉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