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水山周邊建筑高度控制線為45米,觀海山、魚山、八關山為50米……6月27日,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青島市
城市風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其中規定 ,保護城市風貌以規劃控制作為主要保護手段,山體眺望視域范圍內禁止建設高層建筑,前景區域建筑遮擋山體不得超過山體海拔高度的三分之二,背景區域建筑不得突破山體輪廓線。
保護城市風貌要靠規劃控制 記者了解到,《條例》增加了對城市風貌的統領性概念描述,將草案修改一稿第八條修改為:城市風貌的保護內容為體現本市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傳承,具有生態 、景觀或者歷史、文化、科學 、藝術價值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貌,主要包括:由海岸線、海灣、海島、海灘、礁石 、岬角以及山體 、河流、湖泊、丘陵地形、濕地、植被等構成的自然風貌;反映本市歷史文化傳承的城區、街區、鎮、村和建筑物、構筑物、街道、院落、名勝古跡等人文風貌。
在編制城市風貌保護規劃,除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外,還涉及到其他行業、區域的專項規劃以及海洋功能區劃,因此,《條例》增加一條規定:“海岸帶規劃以及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系統、河湖水系等專項規劃,應當與城市風貌保護相關規劃相銜接,符合城市風貌保護要求。城市風貌保護相關規劃涉及海域使用的,應當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或者與海洋功能區劃相銜接。”
另外,由于保護城市風貌不是保護自然資源,所以將規劃控制作為主要保護手段,保護范圍主要在城市規劃區,所保護的自然資源也是以構成風貌的為對象,而其他山體 、水體以及自然景觀,應當通過有關資源、環境、生態保護等法律、法規進行保護。
信號山周邊建筑不得超60米 此外,原草案修改一稿第三十八條中有關對主要山體眺望視域的保護規定,僅局限于歷史城區內,而新《條例》規定,應當適用于城市規劃區,將該條合并到第四章并做相應調整。
《條例》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劃定重要觀景點與主要山體之間的眺望視域,眺望視域范圍內禁止建設高層建筑。前景區域建筑遮擋山體不得超過山體海拔高度的三分之二,背景區域建筑不得突破山體輪廓線。其中,歷史城區內主要山體的周邊建筑高度控制線分別為:貯水山45米,觀海山、魚山、八關山50米,觀象山、青島山、信號山60米,太平山80米。
此外,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海岸帶規劃以及海洋功能區劃,結合海岸帶的自然環境與資源現狀,劃定自然岸線保護范圍。范圍內,禁止圍海、填海、建設堤壩、筑池養殖以及其他改變岸線自然屬性的行為。禁止新建高層建筑,嚴格控制建筑密度、建筑體量、容積率。
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自然岸線保護范圍內的海岸帶,自大陸岸線向陸地一側,距一百米范圍內,除了依法批準的碼頭、市政、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軍事等用途外,不得新建、擴建建筑物。海岸帶及其臨近區域內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審批時進行視線景觀分析,不得對海濱形成封閉式遮擋。
保護范圍內違建最高罰100萬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名人故居保護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議根據近期市委的相關決定以及初步形成的《青島市名人故居保護利用規劃》,對名人故居建筑的保護作出銜接性、原則性規定:“對名人故居建筑的保護,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的,按照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執行;其他名人故居建筑,經文物行政部門認定、公布后,參照文物保護的規定確定保護措施?!?
《條例》第十八條修改為:“下列區域內的建設工程,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規劃許可前,應當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報告:團島灣頭至王哥莊曉望河入海口的海岸帶范圍內;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區內;浮山、太平山山體綠線外延100米范圍內?!?
此外,對于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罰款等也進行了修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其中,在城市風貌保護項目的保護范圍內違法進行建設的,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記者 朱薪雨 郝園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