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4日訊(記者 于紅靚實習生 王文佳) 市民小劉想買一款潔面儀,在網上一查國內外售價差了600多元。業內人士分析,品牌、進場費等因素導致
洋品牌高定價,未來品牌商或調整在中國的定價策略,給中國消費者合理定價。
“最近,我的朋友們都在用一款名為FOREO 的潔面儀,我也想買一瓶。”市民小劉告訴記者,“我上網查到,這款潔面儀在國內售價為1880元。”小劉查詢發現,同樣的一款潔面儀在美國售價為199美元(折合人民幣1244元)。“同一款潔面儀,差價600塊。”
“化妝品之類的差價相比較而言還比較小,服飾之類的中外差價更大。”在美國留學回來的小王告訴記者,“大嘴猴”服裝在美國百貨店、超市內售價折合人民幣僅需100元左右,而在國內的專賣店里幾乎沒有低于200元的。“我不少朋友想讓我幫著買這個品牌的衣服,我還挺奇怪。”小王表示,后來才知道,國內一件的價格在美國能買兩三件。
4日,記者調查發現“洋品牌”國外往往比國內便宜一半。一瓶100毫升香奈兒No.5香水在美國的售價130美元(折合人民幣800余元),在國內的售價為1420元;一條Levi’s牛仔褲在美國的折扣店售價為20到30美元(折后不到人民幣200元),但是在國內專柜,這樣一條牛仔褲的售價要700元到800元,有的甚至上千元……
高差價帶動了
海淘族的擴大。目前島城用戶海淘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國和日本,因此往往需要一定的英語或者日語基礎,或起碼可以熟練掌握在線翻譯工具。與此同時提供直郵服務的境外直郵購物網站也獲得了巨大商機 ,發展迅速。很多境外網站也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與中國銀聯、支付寶等簽訂合約,使國內消費者可通過“直郵”或者“轉運”等方式自主“海淘”。
就此,業內人士分析,品牌、進場費等因素導致高定價,從而促使國人海外瘋狂“掃貨”、“代購”,未來品牌商或調整在中國的定價策略,給中國消費者合理定價。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