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10月17日消息 2013中國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簡稱“
藍洽會”)將于10月21日至22日在中國海洋人才市場舉行。17日下午,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截止到10月16日,“藍洽會”已征集到23個國家和地區的215名海外人員提交230個項目。屆時,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一批世界名校的海外人才齊聚青島,開展合作洽談。
21日第四屆青島藍洽會開幕 本屆大會繼續堅持“融國際人才智力,促藍色經濟發展”主題,10月21日上午9時,將在中國海洋人才市場一樓至三樓舉行海外人才暨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洽談現場將分別為海外人才、海外人才專業機構、中科院科研院所、本地高校院所、科技金融服務機構設置攤位,組委會有重點的組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業園區和投資機構與海外人才洽談對接,集中引進一批高新技術合作項目和高層次人才。
兩天時間內,還將舉行藍色經濟發展高端要素對接峰會。請
高端人才做主旨演講,我市引智引才政策、科技孵化器推介,千人計劃專家項目推介等。參會海外嘉賓分別將到
西海岸經濟新區、高新區、藍色硅谷核心區等進行實地考察。22日下午舉行項目簽約儀式。
“藍洽會”已征集230個項目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張錫成在會上介紹,截止到10月16日,“藍洽會”已征集到23個國家和地區的215名海外人員提交230個項目。其中,有132人具有博士學位,占61%。已有100個項目達成簽約意向。邀請參會的65名海外人才中,博士有44人,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及環保、裝備工程、現代服務業產業領域。參會創新創業項目涉及金額接近2.8億,500萬及以上項目13個。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一批世界名校的海外人才齊聚青島,開展合作洽談。
本屆“藍洽會”開辟產學研合作洽談板塊,組委會共征集到企業技術需求600余項,向30家中科院系統的科研院所、17家本地高校院所和10家科技金融機構發出了參會邀請,共有22家中科院系統的科研院所、12家本地高校院所、6家科技金融機構和5家科技中介機構確認參會,并提供了1200余項科研成果,已收到有初步洽談意向500余項,參會的單位數量、層次和提供的科研成果數量都創歷年新高。
舉辦三屆引進萬余名高端人才 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青島市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藍洽會”,連續入選國家“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成為提高青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一張亮麗名片。據統計,“藍洽會”已有384名海外人才參會洽談,簽約項目274項,帶動引進4500多名留學回國人才和6000多人次外國專家。成為有特色、高層次、國際化、影響大的集聚海外高端人才活動品牌。
自2008年起,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國青島產學研合作洽談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會議內容包括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專題項目現場發布、院所科研成果展示、產學研合作洽談等。五屆洽談會累計參會院所和大學142家/次、企業1500多家、簽訂合作協議101項、達成合作意向600余項,已經成為青島較有影響的產學研合作會展品牌。
外籍人才最高可獲50萬元獎勵 什么是高端人才?青島市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先明介紹,通常說的高端人才一類是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的人才;第二類是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但在海外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或自主創辦企業取得突出成就的,有工作經驗的,或者說在海外企業擔任一定職務回來創新創業的人才;再一類是在高校科研機構擔任副教授以上職稱的人才。
先明介紹,去年“藍洽會”之后相關部門對引進人才進行了跟蹤調查,總體來說效果較好。“并不是說簽完項目就撒手不管。”先明介紹,為了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今年在延續211計劃的基礎上,還新出臺了“紅娘”政策,即政府買服務,鼓勵專業的中介機構參與,這些機構每引進一名人才,政府就會給一定的扶持或資金獎勵,今年在邀請參會的代表中,其中10家就是引進海外人才的專業機構。此外今年針對外籍
人才引進出臺新政策,在青島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外籍人才將會有獎勵政策,最高可以獎勵50萬元。
文/
宮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