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在青打工者生存艱難 除去生活費工資所剩無幾

2011-02-11 00:20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眼看著跨海大橋要通了,火車北站也在建設,別人都盼拆遷,坐等房產升值,可是我的房東又漲房租了。”這是在青島打工八年的張志軍的心聲,“不是我想走,是我沒法留,很多一起打工的老鄉因為日子過不下去都回老家了……”

A 在青打工八年了,一家老小忙生計

    “青島的硬件確實很好,但是我們打工的壓力太大了”,2月8日、9日、10日,連續三天,張志軍一直在沈陽路52號的招聘會上和海泊河長途車站附近的自由招聘市場上轉悠,“我想給媳婦找個好點的工作,工資能再高點,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能好一些的。”從2003年至今,從臨沂農村來青島的張志軍已經打工七八年了,“我爸媽也在青島,都六十多歲了,也是要工作賺錢。”說話間,張志軍低下了頭,“我應該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在工作的同時還幫我照看孩子”,要不然的話,按他們夫妻的這個水平,“就只能我一個人上班,我媳婦在家照顧孩子,根本就負擔不了。”

    雖然老人已經快七十了,也要跟他們夫妻一起奔波勞碌,張志軍的父親今年69歲了,這些年來一直在李滄區的一個單位給人家打掃衛生,一個月560塊錢。張志軍的母親多年來一直給他照看兩個閨女,孩子上學的工夫就出去趕集,賣點包、襪子、創可貼之類的小東西,“一天能掙幾塊錢,多的時候能掙個十塊八塊的,補貼家用。”一家六口就擠在滄口火車站附近的一處租來的套二居民房里,“我每天騎半個小時自行車到李村上班,一天能省兩塊錢。”

B 六口人住套二房,今年房租又漲了

    一家六口、祖孫三代,住在套二房里,怎么住得開呢?2月10日上午,記者到了滄口火車站附近張志軍的家中。“在8樓,這么多年了一直沒有搬家,兩個老人也住在這,我母親每次上樓都要在中間歇兩次,我也很想搬到一個矮點的地方住,但樓層低的價格都貴,錢還是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吧。”張志軍住的是樓頂,沒有暖氣,沒有燃氣,“這個房子月租金就700,太貴。”

    這是一個小套二房 ,在中間的小廳里,記者看到了一些裝在袋子里的瓶瓶罐罐,“這是我母親撿回來的,她看到有空塑料瓶就拿回來,攢一攢賣錢”,張志軍說,就連6歲的小女兒茹茹都已經學會了,在路上看到空瓶子就順手撿起來。臥室里只有一張床,“我睡陽臺,他們娘仨兒擠在這張床上,父母睡在另一間屋。”張志軍也有自己的煩惱:“建大橋和火車北站是好事,可是對于我們家的生活來說,卻不是好事,因為我的房租又漲了。從我剛來的時候的每月200元漲到每月700元了。”張志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租一個月700元,小女兒上最便宜的幼兒園一個月也需要500元,一家人一月吃飯大約得一千元,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花錢就沒數了,去年小閨女得了手足口病,花了好幾千,根本就攢不下錢,和媳婦的工資一個月只能剩個幾百元。”

C 全家都來闖青島,無法回頭了

    張志軍的母親67歲了,給別人當過保姆、看過孩子、賣過東西,面對現在一家人的生活狀態,老太太很開朗:“人家吃好的,咱吃孬的,人家吃兩斤肉,咱就吃一斤,菜貴了,咱就少吃點,這樣總能過下去的。”“有沒有想過要離開?”面對記者的提問,張志軍說,從來沒有想過,一家人都出來闖青島,老家也沒人了,沒法回去了。“那么以后怎么辦?想過要買房嗎?”張志軍笑了,現在想都不敢想了,“工資上漲的幅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幅度,這周邊都八九千一平米了,而且還沒人賣。”買房子是他們一家人的夢想,“現在沒有條件就先不想了,等什么時候有條件了,再考慮買房吧。”

    ◎老張收入支出統計

    月收入:自己2000元,妻子1500元

    月支出:房租700元,幼兒園500元

    6口人吃飯支出:1500元

    其他支出:500元左右

    月剩余:300元左右

    文/圖  記者 郝春梅  李瑋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打工者 生存 生活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