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開幕!10個海洋經濟重點項目落戶西海岸 總投資373億

2019-09-06 06:35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184458) 掃描到手機

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簽約儀式。

文/半島記者 李曉哲 劉笑笑

圖/半島記者 孟達 報道

本報9月5日訊 9月5日上午,以“交流互鑒,開放融通”為主題的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西海岸新區青島世界博覽城開幕。本屆論壇由自然資源部、省政府主辦,市政府承辦,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聚首,致力于深化交流合作、互學互鑒,推進開放融通、共同繁榮,共同構建東亞海洋命運共同體。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出席開幕式,副省長于國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中國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綜合司司長程利偉致辭。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柬埔寨環境部副部長楊·索帕拉、緬甸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葉明瑞等國外及國際組織的嘉賓出席開幕式。

于國安在致辭中說,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是落實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舉措,是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及日本、韓國海洋合作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行動。山東將秉承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牢牢抓住獲批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大機遇,與國內外各方進一步深化海洋經濟區域協作,共同開發利用好海洋資源,深化海洋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和科技對海洋事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深化海洋環境治理合作,不斷增強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藍色家園”,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處。

孟凡利致辭時說,青島是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洋是青島的特色和優勢,我們將充分挖掘在海洋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優勢,抓住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自貿試驗區的機遇,借助東亞海洋合作平臺,不斷深化國際間海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真誠希望并歡迎更多的涉海機構和企業通過參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進一步認識青島、了解青島,不斷拓展交流合作、擴大友好往來,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程利偉致辭時表示,東亞海洋合作平臺自成立以來,聚焦東亞、放眼世界,圍繞海洋經濟、科技、防災減災和人文等重大課題,提出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自然資源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平臺建設和運行穩步推進,已成為有影響的高層次對話平臺之一。期待大家發表真知灼見,凝聚共識,為東亞和世界的海洋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開幕式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發布了《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19)》。舉行了西海岸新區海洋經濟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總投資373億元的10個海洋經濟項目現場簽約。

本屆論壇總體活動由“一主、五分、一展”七個板塊組成,“一主”即主論壇,“五分”即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與東亞海洋合作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洋漁業發展論壇、東亞海洋環境合作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游發展論壇,“一展”即東亞海洋博覽會。

王建祥、周安出席開幕式,朱培吉主持。

聚焦

項目落地將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9月5日,作為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重要成果之一,總投資373億元的10個海洋經濟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這批項目涵蓋現代海洋、高端裝備、國際貿易、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旅游康養、海洋新能源、海洋金融等領域,是新區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的重要實踐和“雙招雙引”工作的重大成果,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海城共融發展水平,助力西海岸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現代海洋產業項目中,總投資10億元的中船重工海洋通用裝備項目將研發生產通信導航、智慧海洋、軌道交通系統裝備,并打造集新產品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成熟產品調試測試生產于一體的產學研綜合基地。山東海洋能源開發項目總投資12億元,圍繞LPG/LNG等清潔能源產業鏈,布局整合遠洋運輸、倉儲物流、國際貿易一體化運營體系。總投資70億元的七海集團總部項目將建設國際海工產業設計研發中心、青島倫敦能源貿易與交易結算(服務)中心、新航運貿易中心,打造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豪華郵輪民族品牌。

醫養健康產業領域的國藥藍色醫谷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圍繞醫藥器材、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產業和特色專科醫院,打造國藥健康科技谷,建設集“醫療健康、特色???、國際綜合醫療、科技研發”于一體的產城融合新城。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卡萬塔能源中國總部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設立科研結算中心,從事可再生資源回收及技術的研究開發;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致力于設計城市生態循環示范解決方案;配套建設現代化的“環保教育基地”。總投資25億元的法國達索創新中心將設立設計研發總部,通過達索SOLIDWORKS等核心技術在工業設計、數字孿生、仿真驗證、全生命周期等方面支持工業制造企業實現全面升級發展。

同時簽約的還有總投資36億元的新加坡威飛海洋石油裝備制造項目規劃建設海洋及水下油氣生產系統專用智能化生產基地??登瘓F總部項目總投資20億元,打造國際領先的能源技術交易平臺,催生新區能源行業發展新動能??偼顿Y50億元的國際塑化谷項目,構建國際領先、國內唯一、功能齊全的以塑化上下游關聯產業為主的國際貿易中心、大宗商品結算中心,致力于打造關聯企業集聚辦公、技術研發、產品展示等功能的總部經濟中心。“一帶一路”產業基金項目總投資20億元,以私募股權基金產業為特色,構筑覆蓋項目融資全周期的基金產業鏈,發揮金融產業集聚效應。

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把抓投資作為“學深圳、趕深圳”、融入全市15個攻勢的關鍵舉措,轉變思路、創新打法,聚焦難點、強力突破,掀起了一場“投資大會戰”。截至目前,已開工在建億元以上項目492個、總投資5569億元,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33個、總投資226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1037億元。預計全年投資增長將達30%以上。

發布

構建“東亞海洋命運共同體” 這5個“C”很重要

9月5日,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大會發布了《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19)》,并提出“五個C”倡議。

《東亞海洋合作報告(2019)》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在青島論壇發布的第三份年度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東亞海洋合作的新態勢主要體現在:“海洋命運共同體”打開合作新愿景;戰略部署融入藍色發展新思維;區域內外涌現合作新平臺;供給創新形成合作新引擎。報告認為,可以預見,地區合作網絡將以“海上絲綢之路”為輻輳,匯聚開放、綠色、廉潔的新階段動能;海上功能合作與產能合作齊頭并進,務實合作由低敏感領域向較敏感領域邁進;區域、次區域以及地方海洋經濟多層次合作體系更趨充實;東亞國家間共建藍色伙伴關系的條件進一步成熟。

對此,《東亞海洋合作報告(2019)》著眼共擔治理責任,共享發展空間,共謀藍色未來,提出“五個C”倡議:

一是Community,通過構建“東亞海洋命運共同體”實現地區休戚與共。要樹立面向“東亞?!钡墓餐l展觀,以整體的觀念規劃海洋合作;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以前瞻的眼光規劃海洋合作;借鑒世界范圍內的成功經驗,以法制的思維規劃海洋合作。

二是connectivity,打造高質量海上互聯互通的地區核心。要打造科學、合理的航運中心網絡,拓展多元中轉渠道,促進低耗高效往來。要推動東亞藍色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為海上互聯互通提供可靠動能。要重視加強海上互聯互通的地區金融支撐,開拓國際海洋開發銀行、中日韓共同投資基金等新渠道。

三是Cooperation,注重加強地區海洋產業的轉型合作。要共同開拓海洋經濟新業態,著力創造海洋產品、服務、能源新供給,在創新中實現轉型。要促進區域內外海洋產能有效對接,通過規劃建設合作園區形成產業高地,在協作中實現轉型。要加快海洋產業供應鏈自主調整,通過自由貿易安排促進海洋部門要素優化配置和分工調整,在開放中實現轉型。

四是Capacity,提升基于“智慧海洋”的藍色公共服務能力。各國應增進技術認知與共識,探討海洋信息互聯互通、融合共享、智能挖掘和智慧應用的技術實現場景。應做強海洋大數據服務系統。結合東亞海域實際需要,力爭在海洋環境服務、海洋應急指揮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形成一批先進應用示范。應支持共享共建海洋觀測網絡,增強海洋環境綜合監測能力。

五是Contribution,面向全球海洋治理共同做出東亞貢獻。包括面向保護生物多樣性,積極開展漁業管理合作,探索制訂區域基礎方案,采取共同的管理和養護措施;面向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立足2050年塑料垃圾零排放承諾,支持“東盟+3海洋塑料廢棄物合作行動倡議”“海洋塑料垃圾地區知識中心”等機制開展合作;面向國際海底管理,利用管理局在中國新設立的聯合培訓和研究中心,促進相關交流與合作,使整個東亞地區在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開發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嘉賓觀點

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投資 中國5年增長了131倍

李毅中

國內造船效率有一個指標叫每修正總噸工時數,就是每一噸需要多少小時,我們是30小時,而日本是10小時,韓國是15小時。也就是說我國造船的效率是國際先進水平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吹讲罹辔覀円獖^起直追,工信部今年年初發布了兩個計劃,一個是船舶總裝建造智能化轉型行動計劃,一個是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這兩個計劃都列出了船舶制造2019年到2021年這三年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目標和任務,概括地講,要抓住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三維數字設計,一方面是造船數字化集成和服務。從設計這個龍頭抓起,構建基于統一數據庫的三維模型,大力提升設計的效率和水平。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金燦榮

我個人理解,所謂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指新的國際格局、新的現代化模式、新的工業革命和新的全球問題,這四大新變化推動著格局的變化。這個新格局當然指國際格局,國際格局是指國家間力量對比。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什么變化?過去幾百年,國際格局都是西方國家主導的,但是這十幾年世界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走向東西方平衡,而且現在有一個具體的事例——G20,包括傳統工業國和新興工業國的G20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上已經超過了G7,G7的作用是下降的。G20現在非常重要,G20取代G7反映世界格局走向東西方平衡?!?/p>

——中國人民大學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

盛希泰

國家工商總局統計,中國目前每天新注冊的企業1.84萬家,這個數量非常非常不可思議。為什么不可思議?中國有一句老話,家里添了人口是喜事,對一個國家來講,對一個經濟體來講,什么是希望和未來?新的企業的誕生一定是希望和未來,所以這種力量是非常了不起的。

五年前我去硅谷發現,硅谷的創業企業科技含量的比重很高,30%~40%都很有可能。而中國最近變化非常大,2014年到2018年有一個非常偉大的變化,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投資五年時間增長了131倍。如果這個柱狀圖立起來的話,2014年跟2018年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是一個趨勢。這種趨勢是往上升的,非常明顯。

——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資本控股董事長盛希泰

歐陽捍華

在15世紀初的時候,馬六甲蘇丹國和中國就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系,這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80年。當時明朝的鄭和已經下西洋來繪制航海的路線圖,這已經超過了600余年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這些航行也為馬六甲海峽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變成了全球重要的航道。馬來西亞和中國在2015年建立了港口聯盟,在今年早些時候,“一帶一路”倡議帶領我們的合作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推進了兩國的友誼和雙邊關系。今天,中國已經成為馬來西亞重要的貿易伙伴,和中國的外貿占到馬來西亞總體外貿的16.7%,2018年兩國之間的總貿易額達到了1.9萬億馬來西亞林吉特(77.72億美元)。

——馬來西亞巴生港港務局主席歐陽捍華

艾米·岡薩雷斯

東亞海域是由六個區域海洋生態組成的,包括黃海、東海、南海等,這六個大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共同占據總海域面積的70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達到了23.5萬公里。

我們想創造一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東亞海域環境管理伙伴組織就是這樣一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的目的就是想促進東亞海域海洋的健康、人類和經濟的合作。我們有21個非國家的合作伙伴,有11個國家合作伙伴,我們希望能夠在一起共同努力,能夠改善這個區域的海洋,進行更好的沿海管理,而且要進一步相互學習來應對地面管理對于海岸面臨的威脅和壓力。

——東亞海環境管理伙伴關系組織執行主任艾米·岡薩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