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如何才能“越夜越撩人”
青島要發展夜經濟,一定要考慮好時代的風口、城市的坐標、本土的定位。如果簡單地把夜生活定義為燒烤啤酒野餛飩,某種程度上說,是固步自封或者以偏概全,這些,不足以代表青島城市發展的腳步。
王東升/文
王姐燒烤等地方品牌,有了民間口碑和凝聚人氣的價值。孟憲朋 攝
或許,大多數人不會想到,曾經深夜藏于橋下、擺在街頭的野餛飩,居然成為青島具有夜生活品牌特征的“靈魂美食”。在網絡上,輸入“野餛飩”3個字搜索,頁面會齊刷刷帶出另外兩個字—青島。
今年夏天,在沉寂一年之后,在青島大力倡導“夜經濟”的語境下,從去年開始被禁的野餛飩重新被個別自媒體“下鍋”,甚至據此提出了青島夜經濟“迷失”的命題,一邊是被禁的街邊野餛飩,一邊是官方力推、以時尚消費為主題的酒吧街,似乎成了海水與火焰。
禁與不禁,甚至被上升到事關青島夜經濟能否繁榮的高度。
但,在筆者看來,野餛飩頂多是夜經濟的“調味品”,因它遭遇“挫折”就給青島夜經濟扣上一頂“迷失”的大帽子,這碗飄著香菜和蝦皮香味的小吃,真真擔不起。
青島夜經濟存在短板,這不假。短板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尚未形成夜經濟的生態,只是在某一個點、某一片區域比較突出。而只有包括酒吧街、野餛飩在內的多種業態規范、合力發展,多點開花,才能共同勾勒出青島夜經濟的新姿態,讓青島越夜越撩人。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要強化平臺思維、生態思維。
繁榮青島夜經濟,從宏觀來講,就是要用好青島自然稟賦的平臺,建好夜經濟的大生態。
野餛飩,如何“在野而不野”
夜經濟的發展對于一座城市至關重要。據統計,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夜間消費的比重早已占到了全天消費的60%以上。今年以來,挖掘夜經濟潛力成了新一輪城市競賽的新賽道,各大城市紛紛出招,挖掘夜經濟的潛力。
在夜經濟被如此重視的大環境下,尤其在夏季來臨,往年空氣中都彌漫著烤肉香味的時節,深得民心的野餛飩再度被提及,在情理之中。
夜經濟是什么?在大多數人心中可能是這樣的:吃吃喝喝,逛逛買買,玩玩樂樂。
換作專業一點的用語,則是這樣的:夜經濟是一個“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
“食”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因其最有煙火氣,最接地氣,所以最容易引起共鳴。而野餛飩又是“食”這篇大文章中一個小分支。
如果簡單地把夜生活定義為燒烤啤酒野餛飩,某種程度上說,是固步自封或者以偏蓋全,這些,不足以代表青島城市發展的腳步。
當然,野餛飩一禁了之,也并非上策。青島既需要具有煙火氣的野餛飩,也需要時尚味的酒吧街,夜經濟活躍的城市,一定是多元化的城市,產業多元、消費多元。
如何讓野餛飩在野而不野?
青島沂水路早市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借鑒。這個早市已有20多年歷史,早些年占路經營、胡亂擺攤,嚴重影響周邊環境、交通。后來管理部門出手整治,但并非一禁了之,而是創新管理模式,定點限時,規范了攤位,并在交通高峰來臨之前“退市”。既滿足了周邊居民需求,又將負面效應降至最低。
我國臺灣省高雄的六合夜市也與此類似,白天為筆直的大馬路,入夜后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各種本地可口美食琳瑯滿目,于是,成了各地游客來則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再比如,今年推出“夜生活首席執行官”的上海,允許有條件的酒吧街開展規范的“外擺位”試點,試點在夜間特定時段,將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屬道路改為分時制步行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將野餛飩規范到一定區域,白天歸隱、晚上出沒,解決其無證經營、油煙擾民等問題,保持其一定的“野”性,或許可以嘗試一下。畢竟,城市夜經濟需要知名的夜市空間。
石老人沙灘音樂之夜。音樂是夜空最美的調色板。劉明元 攝
締造“爆款”,青島靠什么?
提起成都,人們想到小吃;提到杭州,腦海中浮現出西湖;提起西安,則是古都、城墻。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標簽或者說文化,而所有夜經濟火爆的城市,均依托著它的城市文化。
杭州有夜游西湖,西安有夜游城墻,香港有夜游維多利亞灣。人們到了北京,郭德綱相聲一票難求;到了東北,總想聽聽正宗的二人轉。這些“地方王牌”的票價炒到3000元以上,仍然讓外來游客趨之若鶩。
每座城市都利用文化大作文章,用新時代的手段迎合人們對城市的期待,最終打造成了各自的“爆款”夜經濟產品。
回到青島,優美自然環境、歐陸風情建筑以及青島人的氣質、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共同構成了青島開放多元的時尚海派文化。
上世紀初以來,在青島誕生了多個中國第一:開辦了中國人經營的第一家電影院,上映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帆船俱樂部,建設了亞洲第一個海洋館,等等。
如今,青島擁有世界最美海灣、世界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園,擁有“萬國建筑”之稱的八大關,也擁有承載著民國文化的一大批名人故居。
自然稟賦+時尚文化,或許應該成為青島締造“爆款”夜經濟的突破口。
比如,我們能不能開通夜游青島的海上航線,從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產地東方影都出發,經過唐島灣、匯泉灣,直抵燈光璀璨的浮山灣。讓游客品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回味棧橋的百年滄桑、五四廣場的青春時尚、浮山灣的燦爛輝煌,在歷史與現代中,體味多個時空中的青島。
當然,如何將青島的優質資源排列組合,利用“平臺思維”推進工作,需要政府部門的深入調研。無論如何,在青島游客人數破億的語境下,如何延展青島旅游的寬度,讓更多的人在青島多待一晚,是亟需破題的。
在一篇題為《為何倫敦的“夜間經濟”無價》的文章中,作者說出了許多倫敦人的心聲:獨特的文化氛圍讓一座城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擬的獨特性和生長性,無論出于經濟考量還是文化考量,“夜間經濟”都是城市心跳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提供世界級娛樂和服務的劇院、餐館、酒吧是本地人乃至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為倫敦瘋狂的源泉。
文化的,才是長久的、獨特的。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代表了一座城市夜生活的質量。于勝憲 攝
夜經濟也需要互聯網思維
一個地區夜晚的燈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夜經濟正是這樣。
搞活青島夜經濟,首先要想想辦法,把市民從夜晚的家中吸引出來。
近年來,青島啟動了力度頗大的文化惠民工程,通過一系列有投入、見成效的文化惠民活動,讓廣大市民走出來、樂起來,讓市民看好戲、聽音樂、欣賞藝術,這種城市文化內涵的培植,是潛移默化而功德無量的。對青島夜經濟的發展,也會起到疏浚通流的作用。
24小時書店、咖啡廳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青島的街頭。應該說,這方面的潛力要繼續挖掘。與此同時,夜經濟要有安全的保障、便利的交通,比如延長地鐵的運行時間,增加深夜公交車發車頻次等等。倫敦夜經濟的興盛,除了幾條關鍵線路的24小時運營,還設立了專職管理夜生活的公務員,以解決城市布局、治安、噪音、垃圾等實際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穩坐家中、不“走出來”同樣可以為夜經濟增磚添瓦。這兩天互聯網購物平臺的狂歡就是例子。“6.18”這個原本普普通通的日子,被硬生生炒成了“購物節”,據說這一天,某互聯網平臺的成交額突破了2000億。
足不出戶、隨時隨地都能下單購物。這不僅改變了白天的經濟形態,也賦予了夜經濟新的內涵。
在網上,夜經濟排名全國第一的深圳有很多稱號,其中一個叫“夜宵之城”:深圳夜間外賣訂單名列榜首。在深圳的夜宵市場中,有超過六成的比例為經營至深夜的飯店。
據餓了么和口碑兩個平臺數據顯示,青島的夜宵消費力能力排名全國第18名。
有時候,新聞對比看才有意思。據媒體報道,在北京,兩個90后女孩創立了一個叫做“井號夜宵”的夜宵外賣品牌,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200萬元的種子輪融資,不到9個月的時間已經發展了6家配送門店,創業十分成功。
說上面這些的意思是,青島的夜經濟也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謀劃、培植業態、生態,催生屬于自己的“網紅”品牌。
政府部門作為服務部門,可以借助電商平臺,整合青島夜經濟的大數據,包括用戶數量、年齡層次等等,解析夜經濟的消費趨勢,為商家或者有意進入夜經濟的潛在者提供參考,助力夜經濟提檔升級。
總之,青島要發展夜經濟,一定要考慮好時代的風口、城市的坐標、本土的定位。
夜生活是一種消費形態,它誕生于城市的夜經濟模式,而這種模式,需要我們從青島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去挖掘、去培育,假以時日、因時借勢,相信,青島的夜經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現在,你品出那碗野餛飩的真正味道了嗎?
- 青島稅務:稅惠賦能石墨企業“熠熠生輝”
- 青島故事 | 30年“窖藏”青島啤酒,沒拆封!青島80后收藏啤酒價值上萬,老啤酒箱子都是寶
- 泰康人壽青島分公司積極參加7·8公益健步行活動
- 泰康人壽青島分公司黨委開展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
- 今天,青島晴間多云!市區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23℃
- 國家老年大學“康樂中國行”——國醫名師課巡講·青島站暨青島老年開放大學主動健康學院開學第一課活動成功舉辦
-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舉辦“企業家成長論壇”活動
- 青島這兩個城中村項目,最新規劃發布
- 青島民辦小學從“一位難求”到“多數直錄”,拼教育質量成發展必經之路
- 青島即墨: 優質文化資源“沉下去” 群眾幸福指數“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