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發鮮艾2000斤!小艾草托起鄉村振興大產業
5月28日,膠州市洋河鎮艾山腳下的艾草種植基地里,成片的艾草在楊樹林間隨風起伏,散發出濃郁藥香。正值端午前夕,艾山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忙著收割、打包艾草,合作社創始人卜欽龍揮舞著鐮刀,時而彎腰與工人們一起趕收艾草,時而拿起手機接收溝通訂單消息,臉上難掩喜悅:“今年訂單量比往年翻了幾倍,最遠的發到了新疆、東北!”
不斷有接單的貨車進出艾草種植基地,將新鮮艾草發往各地。
560畝艾草種植采用了楊樹林間種植的模式。
整片楊樹林下種滿了艾草。
十年堅守,荒山變“艾”的致富路
洋河鎮艾山原先就有艾草種植,還有不少艾草的傳說。45歲的卜欽龍是土生土長的膠州人,早在2016年便瞄準艾草產業,多次赴省外考察學習。2023年,洋河鎮政府推動艾草產業升級,依托當地特有的地質水文條件和野生艾草資源,艾山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卜欽龍引進的新品種試種成功后,艾草出絨率顯著提升,且一次種植可連續收割10年,經濟效益凸顯。
從最初被村民質疑,僅有5戶村民參與,到如今46戶社員主動加入,合作社年人均增加收入從1120元躍升至1.2萬元。“一直以來,我們端午節都有門口掛鮮艾的習俗。而艾草特性更適合深加工,我們開發了艾絨、艾條等20余種產品,客戶復購率超高。”卜欽龍介紹,臨近端午,他們到了一年當中最忙碌的季節。目前合作社日接單量最高達10萬斤,來自省外,而近日來的艾草訂單多為供應青島市區,日均配送2000斤,端午前夕訂單已排至5月31日。
“艾”火燎原,林下種艾煥發新生機
據卜欽龍介紹,作為一名新農人,目前合作社有560畝艾草種植采用了楊樹林間種植的模式。這種模式首先是將林下荒地“變廢為寶”,節省了大量的耕地;其次艾草是天然的除草劑,種植艾草后,雜草很難生長;另外由于艾草不斷收割,全年林下少有堆積下的干草雜物,對防火工作也起到不小的作用。
目前,在洋河鎮政府政策支持下,艾草產業已成為當地特色農業標桿。合作社艾草產品遠銷全國,并帶動周邊村莊加入種植。卜欽龍說:“作為艾山艾草代言人,我有責任和決心將這個事業做強做大,希望我們的‘小艾草’成為膠州市的大產業 ,我們艾山艾草走向全省全國,今后甚至走向世界!”
眼下,洋河鎮正以艾草為媒,串聯起種植、加工、文旅全產業鏈。端午的艾香里,洋河鎮的鄉村振興故事正翻開新篇章。
成片的楊樹林底,再生出更多“生機”。
卜欽龍深耕艾草產業10年。
訂單量劇增,卜欽龍與工人一起搶收艾草。
工人在長勢茁壯的艾草地中趕收艾草。
訂單量劇增,卜欽龍與工人一起搶收艾草。
卜欽龍將已裝車準備發貨的鮮艾草,進行最后的檢查整理。
卜欽龍在田間與工人有說有笑,累并快樂著。
楊樹林下長滿優質艾草,卜欽龍在田間不斷地接到訂單電話。
陽光透過楊樹林照射在艾草上。
楊樹林間種艾草,“變廢為寶”省耕地。
當地產的艾草制作的艾絨質量優良。
不管是在田間還是在工坊,卜欽龍一天到晚不停地接打著訂單電話。
工人們加班加點地將干艾草加工成各種制品,一批艾草枕正準備發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裁掉超2000名高級別員工
- “小驛站”托起“大民生” “太平消保驛站”打造金融惠民新樣本
- “相約四季·走進鄉村”波尼亞鄉村振興館正式啟動
- 從廈門之興看中國之治——習近平同志領導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啟示錄
- 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李滄區基本實現2000年前的建成小區應改盡改
- “家政提質促銷費 托起朝夕暖民生” 交通銀行青島分行協辦青島市家政 服務業供需對接大集活動
- 鄉村好時節·游購鄉村,2025諸城蔡家溝啟動藝文嘉年華
- 黃島區人大:聚焦“一小”解民憂,托起百姓“兒孫”事
- 青島銀行資產托管規模突破2000億 綜合實力鑄就金融合作共贏標桿
- 諸城市:“土特產”種出“大產業”,打造鄉村振興“新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