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參觀,咱自家的艦!”
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北部戰區海軍艦艇開放活動在青島正式拉開大幕,吸引了眾多來自全國的觀眾上艦參觀。此次開放活動亮點多多,5艘戰艦齊齊亮相,其中不乏首次開放參觀的成都艦等明星艦,讓觀眾直呼過癮。各艦艇安排的互動內容也十分豐富,“大熊貓”都來助陣。現場更多的是觀眾為祖國海防強大的自豪,臨沂艦一名現場講解員也自豪地對觀眾說,“大家別拘束,敞開參觀,咱自家的艦!”
“大熊貓”都“爬上”艦艇啦!成都艦首次對公眾開放參觀
4月23日,青島奧帆中心碼頭,成都艦首次對公眾開放,“爬上”艦艇的“大熊貓”成為一大亮點。
“起猛了,看到‘大熊貓’在爬軍艦!”“太萌了,反差萌!”……在開放活動正式舉行之前,成都艦將亮相青島的消息就在網上引起轟動。22日,具有成都特色的網紅大熊貓雕塑在成都艦上安裝完畢,就在網上又掀起一波熱浪。憨萌可愛的“熊貓”與威武雄壯的艦艇形成鮮明的反差萌,引得觀眾躍躍欲試。23日開放當天,搶到票的觀眾一大早來到青島奧帆中心碼頭,頭一件事就是想要到成都艦上看“熊貓”。
家住嶗山區的梁娟娟就是帶著倆娃特意趕來的,“他們今天只有半天課,干脆請了假來參觀。”兩個孩子都特意穿上帶有海軍元素的衣服前來打卡。而熊貓更是俘獲了他們的心,不停地合影留念。“家里老人是海軍,所以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對艦艇很感興趣。”再有“熊貓”的助陣,倆小家伙就更喜歡了。
“我喜歡大熊貓!”同樣喜歡“熊貓”和軍艦組合的還有另外兩個小男孩,他們分別是4歲和2歲半的劉相東和劉相平兄弟倆。小男孩們的媽媽高女士帶著他們專程前來,也是沖著成都艦來的。“孩子的爸爸是武警,兩個孩子的夢想是長大當空軍。”高女士說,兩個孩子中的哥哥在海軍青島示范幼兒園讀書,剛剛參加完幼兒園舉辦的海軍節活動,對海軍的一切都好奇;再加上“大熊貓”的吸引力疊加在一起,就更激起他們來參觀艦艇的渴望,并最終如愿以償。
據了解,海軍成都艦是我國自行研制建造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舷號120,2016年8月下水,2019年11月服役,隸屬于北部戰區海軍。此次在青島亮相,是它首次對公眾開放參觀。
相“艦”恨晚,素未謀面老兵分外親
青島港三號碼頭,三艘戰艦與觀眾見面,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參觀,真可謂“人山人海”。由于觀眾眾多,三艘艦艇前都排起了“S”形長長的隊伍。
隊伍雖長,但得益于組織周密,觀眾上艦速度非常快。排隊期間也能跟艦艇合影拍照,等待的觀眾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在觀眾中,有不少退役老兵、軍迷身著海軍元素的服裝前來相“艦”。相比之下,他們對參觀更加期待,激動的神情溢于言表。
頭發和胡子花白的張興參,穿著一身嶄新的深藍色水兵服,樣式別致,在人群中格外亮眼。作為來自濰坊的65歲退役老兵,張興參剛登上可可西里湖號艦艇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來自江蘇連云港的55歲秦彬也是一名退役老兵,他上前叫了一聲“老班長”,親切地與張興參握手。倆人像許久未見的朋友。經過攀談記者才了解到,兩人此前并不相識。老兵們在艦艇上相“艦”恨晚,聊著彼此的當兵經歷……
1978年,張興參入伍到海軍二航校學習一年,此后又分配到了北海艦隊一年,后來在流亭機場修飛機,直到1982年復員。他身著的水兵服就是當時帶回家的,這身衣服被他視如珍寶。“這身衣服我從來不舍得穿,一直保存著。迎來海軍艦艇開放日,我覺得穿著這身衣服挺有意義。”
為了看艦艇,張興參一家一大早驅車從濰坊前來,他12歲的孫女和6歲的孫子也都穿著白色的水兵服,在人群中格外顯眼。“這個票不好搶,好不容易搶到了。來看了艦艇感受特別大,海軍比原來壯大多了,我那時的艇比現在小多了,現在的很壯觀。”
秦彬是兵齡5年的老兵,他在1988年時成了東海艦隊的一名海軍,兒子受他影響,如今也在東部戰區海軍服役。“我們那個時期的艦隊是四大金剛,現在的艦從肉眼就能感受到厲害,能夠感覺到祖國越來越強大。”
兩人從艦中聊到艦頭,握著手依依不舍。“老班長,我們加個聯系方式。我離山東很近的,你到連云港我一定招待你。”秦彬說。
“好的,等你來濰坊我做飯款待你。”張興參回應道。
張興參的孫女對自己的父親小聲地說,“為什么爺爺和那位叔叔這么親啊,我以為他們認識呢?”
老兵與老兵,惺惺相惜,兩人在不舍中相擁告別。一步三回頭揮手示意,結束了這難忘的一段老兵相“艦”。
軍迷登艦,終于蹲到軍事專家簽名
此次開放參觀的,更有我們的英雄艦——電影《紅海行動》的原型艦臨沂艦。“當時從亞丁灣緊急趕赴也門,是完成了炮火下的救援……”臨沂艦的入口處,很多軍迷認出了軍事專家杜文龍,他生動的講解讓大家對臨沂艦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杜文龍說,中國海軍走得很艱難,但是很熱烈。“通過青島海軍節的公開展示,其實看到的不光是海軍的發展,是整個軍力的強大和國防意識的進步。國防意識和國防實力結合在一起,才能把國防建設得更好。心中有國防,我們才能更加安穩。”
一路上,“震撼”“自豪”“激動”的感嘆不絕于耳,杜文龍和粉絲熱情互動合影,有粉絲感慨道,“今天可有福了,沒想到能在現場看到最喜歡的軍事評論員。看到這些艦艇,祖國帶來的安全感在此刻具象化。”
70歲的青島市民潘仁前,曾是一名老海軍,他身著白色襯衣,戴著帶海軍標識的帽子,激動地與戰艦合影。他聲音洪亮,微有些顫抖,他告訴記者身為一個老兵感到很自豪,“到臨沂艦上參觀了以后,看到咱的艦艇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步步走向深藍。從日常巡航到亞丁灣護航,這個軍艦確實厲害。希望裝備不斷更新,設備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強大。”說著說著,他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他把艦艇從內到外的變化看在眼里,不停地拍照留念。
記者在成都艦上遇到一位69歲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站在甲板上。記者了解到,老人是一名軍屬,也是一個軍迷,經常關注海軍艦艇的發展,今天直奔成都艦而來。老人走得很慢,看得十分仔細和滿足。“昨天晚上我就激動得睡不著”,家住北嶺的他坐了兩個小時的車來到現場。他說眼前的場景,20年前都無法想象,如今咱國家軍艦越來越多,噸位越來越大,武器裝備越來越好。有了強大的軍艦,老百姓很有安全感。“祖國強大啦!祝愿祖國越來越好!”老人望著高大的軍艦眼含熱淚,留下合影。
這種暖心的瞬間在現場比比皆是。“看到了夢寐以求的成都艦,特別雄偉壯觀,我長大后也想成為一名海軍,為祖國做貢獻。”“第一次看到這么高大雄偉的軍艦,我感到很震驚。我希望我們帶來的小禮物海軍叔叔阿姨們能夠喜歡。”擔任4·23海軍節暨城艦共建雙擁主題慶祝活動文藝送演的兩個小主持人特別興奮。
在現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小學北區校長熊科琴和學校師生代表來到青島,來到成都艦,為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送上真誠的祝福。她說,成都艦,連接著成都與青島兩座城市,今天的送演節目,把成都獨有的城市地域文化充分展現給大家,讓大家更了解成都,熱愛成都。“作為一個成都人,能參加這次艦艇開放活動,我感到很驕傲和自豪,國家的海防事業蓬勃發展,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很幸福。”這是她第三次來青島,距離上次已經有十年了,看到青島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像花園一樣漂亮,她打算后面假期里帶著家人再來青島感受一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陳亞梅 王春燕 王濱)